248 过山峰事件 (第2/3页)
动而连锁曝光,忧过山峰隐而不发而仓促整改,恨过山峰藏于暗处而焦虑不安,故把这场横跨欧亚又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危机称之为“过山峰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当媒体津津有味的回顾过山峰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和作用时,哈佛商学院还公开对过山峰发出了邀请,期望它的创始人或成员莅临波士顿交流。
院长尼汀·诺里亚公开承诺,会严格保密对方的身份,愿意进行秘密的会见。
这种来自哈佛商学院的声音让不少人都充满了期待,认为这种听起来更学术的交流或许能让过山峰现身,但连续数天都没有丝毫动静。
无独有偶,仿佛是受到启发,华尔街的多家对冲基金也发出对过山峰的喊话,愿意与之进行在法律范畴内的商业合作。
更有偶的是,法国AMF追查过山峰的副组长卡洛斯瞧见这样的情况,郑重在推特上发起邀请:我们邀请过山峰的全体成员来巴黎接受我们的调查,我们会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杯热咖啡。
既没回应哈佛,也没有搭理对冲基金,更不可能去巴黎自投罗网,过山峰这次大抵是真的沉寂了。
不过,这种在海外对过山峰热烈的“示爱”或“示威”让华夏这边再度掀起对它身份的热情猜测,不少论坛或者Q群、微信群、微聊群还出现了自发性的民间调查小队。
究其原因,香江注册地,东方式命名,猎杀中概股起步,这些都证明着它的幕后至少存在一位扮演重要角色的华夏人。
他或者他们是谁?隐藏在什么行业?如何进行的调查或者寻找线索?
这样一个世界级的空头是如何运作?
俞兴在碳硅集团的食堂都听到了同事们对过山峰真实身份的闲聊讨论,还眼睁睁看着他们拉了一个微信小群。
“我觉得过山峰可能已经去过哈佛商学院了,那个院长说是保密,之前还有华尔街的查诺斯说知道过山峰的身份呢。”
“你的消息落伍了,查诺斯后来说是开玩笑的,他不知道过山峰是谁。”
“那个院长诺里亚被记者采访了,没有见过山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