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2 革新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292 革新 (第3/3页)

内里咱们看不到的因素不提,补贴滑坡对它的新能源会是致命伤,研发投入则是整个车企的巨大弱点。”熊潇鸽郑重其事的说道,“马总,别的话不多说了,补贴滑坡肯定就这两三年的事,众泰不像是能做好准备的样子。”

    单一个补贴滑坡就会是巨大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马志豪陷入深深的沉默与纠结之中,总不能让自己回去和BOSS拍桌叫板吧。

    “这种事也不急。”熊潇鸽瞧着马志豪有些灰暗的神色,“终究是我们的想法,况且,这三家不行,还有其他的项目,如果能谈好,也是不错的,现在就是先看碳硅集团能不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倍感压力的马志豪呼了一口气,一团乱麻的心里也冒出来一个想法,俞总说这说那,也得看看他自己能做成什么样。

    2月19日,坐落于临港的碳硅集团对媒体和公众正式开放参观。

    虽然位于申城,但临港位置偏远,再加上新能源产业只是初发,这种类似车展设置的时间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公众,但各路媒体确实得到了充分的介绍。

    有记者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是第一次瞧见俞总造车的成果,第一反应就是……

    还真是六座?

    还真要干三十万?

    这种奇怪又高昂的定位是不是太……狂妄了?

    尽管比亚迪已经在1月份发布了一款价格30万的“唐”,但它没有实际的市场销量,目前国内新能源销量最佳正是去年由众泰集团发布的云100。

    只是,云100起步价才9.88万,迭加补贴后更是只要5万左右,它去年12月单月卖了2224辆,但上个月已经是断崖式下跌到单月900辆。

    这样的表现连中规中矩都算不上。

    如此便宜的都不好卖,碳硅这车又怎么在上面打呢?

    来自《汽车商业评论》的记者邱嘉佑,他实在难以理解碳硅集团的首款产品定位,据说那位俞总在互联网还很有运营的口碑,但这到了汽车行业,怎么看都怎么是战略上就存在问题。

    邱嘉佑是1月20日上午抵达的临港,瞧见了“九州”又听到已经在这边盘桓两天的同行们的讨论,也就立即同意大家的意见。

    “不过,碳硅的车,它里面内饰倒还不错。”一圈的同行里忽然冒出来一句声音。

    邱嘉佑还没说完就听到附和声,随即惊奇的发现这次好像没有异议。

    “小邱,你觉得橙色怎么样?会不会太鲜艳了。”

    邱嘉佑听到旁边熟人的询问,摇头道:“我还没到车里面看过呢,哪辆车是橙色内饰?这碳硅怎么就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啊?”

    他这么说完,倒是想先瞧瞧具体的内饰到底什么样,然后就在指引下奔着橙色内饰的一辆“九州”而去。

    虽然没看实车,但这两天也陆续瞧见曝光的车型信息,知道里面放了屏幕。

    只是,放了屏幕就是好吗?

    邱嘉佑怀揣着这样的质疑,坐进新车的主驾驶位置,瞧见一块连屏镶嵌在中控台,整个人忽然愣住了。

    呃……

    别说,实物和照片上的感受还真不太一样。

    这屏幕成本不低吧。

    邱嘉佑自己是开一辆迈腾,落地也要超过20万了,但就第一眼感受来看,那个小小的屏幕和面前的连屏相比就……逊色太多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随即又觉得汽车还是得看三大件,唔,这是辆新能源,不讲究三大件,比亚迪的新能源就已经很快了。

    邱嘉佑伸手摸了摸屏幕,又摸了摸座椅和中控,入手处要么是软,要么是皮,再往上摸车顶,竟然是毛。

    他抿了抿嘴唇,虽然摸起来有些舒服,但……花里胡哨,花里胡哨。

    半晌之后,邱嘉佑下了车,还在沉思这样一番静态的体验与冲击,就瞧见发布会的会场已经在布置了。

    他打量过去,瞧见了来自碳硅集团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只有两个字。

    ——革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