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许道人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9章 许道人 (第3/3页)

    “大婶,把孩子给我吧。”许宣蹲下身,从怀里摸出一块干净的粗布,“我用这个裹他。”

    妇人呆愣着抬头,见这道人竟用牙咬破手指,在布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符。

    “往生咒,我瞎画的。”他咧嘴一笑,“但总比没有强。”

    从此,永州城里多了个奇怪的道人。

    他清晨在城南帮老丈挖通堵塞的水沟,晌午去城北替寡妇修漏雨的屋顶。有孩童饿晕在路边,就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摸出半块炊饼;遇到地痞勒索灾民,二话不说就冲上去。

    硬是靠一身横练筋骨以及一双震天铁掌把混混揍得哭爹喊娘。

    用炙热的感情鼓舞着大家的情绪。

    洪水退去,永州城渐渐恢复生机。

    许宣的活儿却还没完。

    他开始在城里四处做法事。

    富户家死了老太爷,他拎着桃木剑,踩着七星步,念着半真半假的《度人经》,顺带还帮人看了看祖坟风水。

    穷苦人家没了孩子,他蹲在墙角,用炭笔画了张歪歪扭扭的往生符,临走还偷偷塞了几个铜板。

    服务态度极好,收费灵活,童叟无欺。

    “许道人,您这般本事,怎么连个道观都没有?”某日,一位乡绅忍不住问道。

    许宣正啃着人家送的烧鸡,闻言抹了抹嘴上的油,笑道:“谁说没有?城外回龙塔就是贫道的地盘。”

    乡绅表情一僵:“可那……好像是座佛塔?”

    “哎~~佛本是道嘛!”许宣一甩袖子,理直气壮。

    好家伙,这话可捅了马蜂窝。

    永州城的和尚们不干了!

    “狂徒!安敢辱我佛门!”

    当天下午,三个胖大和尚堵在回龙塔前,要“以佛法会道友”。

    结果……

    经文辩论某人大败亏输,但拳脚切磋曾经的太阴淬体岂是玩笑?三个和尚迭在一起,还没他一只手摁得结实。

    自此,回龙塔正式改姓“许”。

    “道人夺佛塔”的轶事传遍江南西道,许宣的名头越发响亮。

    有人说是妖道横行,有人赞是真仙临世。

    之后许道人就开始一砖一瓦地重建回龙塔。

    不急不躁,每日清晨便扛着工具上山,日落方归。有人问他为何不用法术,他摆摆手笑道:“修行有所悟,十年百年,不过弹指。”

    宝青坊主曾骑着木牛而来,倚着半截残垣问他:

    “缺人手材料吗?本坊主一夜就能给你起座七层宝塔。”

    许宣正蹲在地上和泥,头也不抬:“不着急,慢慢来。”

    坊主翻个白眼,甩着尾巴走了。

    渐渐地,“许道人”成了永州境内最特别的存在。

    他穿着那件改过的道袍,却总往佛塔跑;他帮百姓修屋顶不收钱,只要几块青砖;他给富户看风水,报酬是几车木料。

    最绝的是.当回龙塔终于有了遮风挡雨的顶,他竟挪了佛祖金身的位置,又在左边摆了尊道祖像。

    “拜两个山门,总不会错。”他振振有词。

    后来,他开始收留战乱中的孤儿。

    孩子们挤在尚未完工的塔里,许宣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摊着本《周易》。

    “师父,这句‘潜龙勿用’何解?”

    许宣挠挠头,突然抄起木棍在地上画了条歪歪扭扭的龙:“就是说,打架前要先装孙子!”

    “那‘亢龙有悔’呢?”

    “打赢了别嘚瑟!”他啪地合上书,“问问问,问个锤子,为师带你们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谁也说不清这座半佛半道的破塔里,究竟走出了多少搅动风云的人物,九州的纷争都在逐渐被梳理干净,也有人说是在酝酿更大的战火。

    据说皇帝曾经以国师之位相邀都没有请动这一位。

    时光荏苒,一晃已是十年。

    云端上的白素贞终于按捺不住,这梦境竟自行演化至今,远超她的预料。

    “莫不是出了什么差错?”蹙眉轻语,玉指掐算间,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于是决定再次出手点化。

    今日永州城中来了一位面貌普通的妇人,手拿一个锦匣,匣中一面青铜古镜静静躺着,镜缘蟠螭纹已磨得发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