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开展民俗活动 (第1/3页)
年会散后,众人各归其位。
年关将至,本该是妖魔蛰伏的时节,可这几年的怪事越来越多,越是人间烟火鼎盛之时,越有大妖厉鬼顶风作案。
“北边指不定整出什么幺蛾子……”
许宣站在钱塘城头,望着渐浓的年味,也觉得有些无奈。
去年大傩逐疫虽然很成功,但就在行走九州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人被疫鬼害死,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
为防不测,保安堂早做了部署:
燕赤霞坐镇武昌,盯着洞庭水域,以免有拎不清的妖怪会趁机乱来。
新蜀山剑侠们分组巡逻扬州要道,太湖妖族则负责水域警戒……
与此同时,一场特殊的“年俗行动”正在江南展开。
“一段故事换桃符,一件旧物请门神。”
一个新的规矩很快传遍市井。
有老农捧着亡妻的木钗来求平安符,有稚子拿着捡来的漂亮石头换驱邪帖……
茅道长如今不同往日,从前他独来独往,在季家酒楼门口支个简易卦摊就可行事。
如今摊子大了,身后跟着七八个学徒,每个弟子负责一道工序,研朱的、裁纸的、画符的、解签的,俨然一条符箓生产线。
所以地点就选在了每一个保安堂分部的门口。
金山寺的和尚们则是给每一个香客奉上一碗“平安粥”,粥底暗藏一道辟邪佛印;
连余白这样的水族将领,都化身游方郎中,给渔民送驱瘟香囊……
随着桃符香火越传越远,有无形的人道福缘汇聚成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修行者。
只是不论怎么活动,民俗活动都限制在了扬州境内。
不是不想扩张,而是涉及符水符箓的大规模宗教活动,向来是朝廷敏感点。
尤其是这种“不收钱”的善举,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个黄巾往事。
“前朝大贤良师的教训,得记着。”许宣翻着各地简报,对身旁的诸葛愚叮嘱,“咱们在扬州怎么折腾都行,但荆州……以及”他指了指北边,“等明年再说。”
就是在扬州境内也不是没有警惕的人。
全赖“神鬼莫测许神医”这块金字招牌,保安堂这些年种种逾矩之举才未被官府深究。
换作旁人,光是私自赈灾、施药布粥这些事,就够查封十回了。毕竟按大晋律例,未经朝廷许可的民间赈济,可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
可如今走在江南街头,听到的尽是这般议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