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正义出击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0章 正义出击 (第1/3页)

    作为一个修行者,亲自去刺杀一位封疆大吏,牵扯的因果太大,付出的代价也太高,实属不智。

    不如,就让他自己陷入疲于奔命、自顾不暇的境地。

    “白莲教”这个名头,刚刚合适。

    不管你信不信,只要这些传单出现,你就必须管,必须严查,必须负责到底。

    甚至……再度引起朝廷中枢对你治理能力的猜忌和审视!

    至于民间可能因此产生的动荡与恐慌……有何惧之?

    有保安堂在江南经营多年的善誉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自然可以慢慢疏导、安抚民心。

    许宣站在北岸,遥望南方向,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接下来,南方“闹白莲”的地方,可能还会多上几个。

    正好可以借此东风,顺势将几个平日里碍手碍脚、却不好直接动手的地头蛇势力,一并清理掉。

    这个名头,当真是……好用得紧。

    信手抛出一只灵蝶,便在江南掀起了无边波澜,而他本人继续北行。

    其实这并非第一次踏足广陵郡的地界。

    约莫一年前,大慈法王意图入侵吴郡之前,曾先收服了盘踞在江北的金钹法王。

    那条道行不浅的蜈蚣精又奉命在北地裹挟了一大批山精水怪、魑魅魍魉,浩浩荡荡欲南下攻入钱塘。

    彼时正是小青亲率太湖水军,于长江支流邗沟之处设下防线,硬生生拦住了这群妖魔。

    双方在邗沟一场好杀,妖血浸染河水,尸骸堆积如山。

    据说至今邗沟里的鱼虾都因吞食了那些蕴含妖力的血肉而格外肥美……

    但这一次,许宣北上,并非为斩妖除魔而来。

    他是来救人的。

    广陵郡守府前,门房见一青衫书生驻足,气度不凡,却也不敢怠慢,依例上前询问:

    “来者何人?”

    “钱塘许宣。”

    到了北地的“圣父”,依旧讲究个先礼后兵。

    毕竟不是自家地盘,谁知道这边的官员是什么路数?

    多费些功夫,与这些“虫豸”先打打交道,摸清底细再行事,总归稳妥些。

    书房之内,广陵郡守听闻是那位名动江南、诗掌双绝的解元公许宣来访,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欣喜。

    对方刚过江便率先来拜会自己,看来这年轻人很懂官场规矩,颇识抬举。

    “来人啊,请许公子进来吧。”

    见到许宣本人,见其风姿俊朗,气度沉凝,郡守更是暗自点头,嘴上少不了几句“一表人才”、“少年英才”的客套话。

    依照惯例,他自然也要考较一番这位南方才子的学问,谈一谈经史子集,论一论诗词歌赋。

    这本是才子游学的标准流程,互相吹捧,彼此抬轿,留下几段佳话美谈,再赠些程仪,宾主尽欢,岂不风雅?

    然而,仅仅交谈片刻之后,广陵郡守额角竟开始渗出细密的冷汗,手中的茶盏几乎端不稳当。

    许宣这人,那“擅长沟通”的属性点可谓是点满了格,尤其精于一种能直击灵魂、走入人心的“走心”式谈话。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遥想当年,他于微末之中挣扎求生,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靠的就是一手融汇了“借力打力、阴阳怪气、嚣张跋扈、引蛇出洞、缓兵之计、三人成虎、斩草除根”以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终极综合话术,方才在夹缝中杀出一条生路。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他总算可以抛开那些底层挣扎的技法,用上些更“高端”的手法了。

    于是,在这广陵郡守的书房内,许宣张口便是:

    “于公日前还与晚辈提及,说您当年在……”

    闭口又是:

    “哦,对了,老沈也说过,您那年要不是……”

    甚至还不经意地穿插着:

    “盛教授点评此事时颇为不屑,觉得您当时若……”

    其间更是夹杂着诸多来自洛阳权力核心圈层、似真似幻的“大佬看法”。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偏又细节详实,由不得人不信。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一般读书人不愿轻易谈及这些背景关系,既是爱惜羽毛,注重风评,也是因为其家世底蕴人所共知,无需多言。

    许宣则截然不同。

    他毫无世家包袱,穷苦人家出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