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如期而至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9章 如期而至 (第1/3页)

    这种看似理智周全、规避风险的计划,往往正是那不可控波澜的开端。

    “躲?”龙君轻声自语,仿佛在与无形的命运对谈,“你又能躲开多久呢?”

    祂相信许宣。

    此刻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那短暂而脆弱的假象。

    慢慢等待即可。

    好戏,总会如期而至。

    水汽蒸腾,浓雾弥漫,然而盱眙境内的贾家供奉们却已在极短时间内布下了一座森严的防御阵法。

    道道灵光在雾中若隐若现,勉强撑开了一片相对清晰的区域。

    主持此阵者非僧非道,而是一位身着锦袍、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

    他姓季,名东明,出身河内司马氏,与当今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远亲关联。

    昔年司马氏坐拥九州,鼎盛之时,若说其对玄妙修行界毫无染指之心,绝无可能。

    然皇道龙气加身,固然享尽人间极致的荣华富贵,却也受其束缚,于修行一途难有寸进。

    故有“皇帝不可长生,皇族难破境”之说。

    唯有像季东明这般血脉已稍显疏远,方能挣脱部分枷锁,踏上修行之路。

    此人自幼便是族中公认的神童,天资颖悟,超凡绝伦。

    筑基之时便择了最正统不过的内丹法门,后又遍访名师,博采众长。

    尤喜博览群书,深研数术,除经史子集之外,更遍阅皇家书库中那些寻常修士难以接触的孤本杂书、秘闻异录。

    以此庞杂学识为根基另辟蹊径,自行参悟那玄奥艰深的奇门遁甲之术。

    据传,他如此执着于此道,初衷竟是为了“针对”琅琊诸葛氏。

    意图有朝一日能在其最擅长的领域压倒对方,为司马氏老祖挣回昔年被武侯光芒所掩的荣光。

    这个理由,怎么说呢……

    就连司马氏内部宗亲听了,都觉得此人想法异于常人,颇有些不切实际。

    毕竟如今大晋朝中,亦有琅琊诸葛氏的子弟效力。

    世家大族生存之道,本就在于多方下注,岂会死忠于一方?

    且诸葛氏世代诗书传家,族中并无一人再修习那奇门遁甲之术。

    那通天彻地之能,神奇的本就只是诸葛武侯一人而已。

    故而以当下眼光看来,季东明此人,多少带了些“中二”的气质,执拗于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宏大目标。

    然而不得不承认,其天资确乎不凡,加之能调动部分皇家资源倾力辅助,修行一甲子,已然达到二境顶峰,法力精深,根基扎实,是那种毫无争议、正统路径培养出的天才。

    此番封锁高邮、淮阴、盱眙三县之地,便是他以奇门遁甲之术推演天机后,笃定夏姬本体潜藏于此区域,方才下达的严令。

    他与贾家合作,也并非真心投靠,不过是各取所需。

    当今贾家作为外戚,权势熏天,行事不择手段,正可助他收集许多修行所需的罕见资源,以供其钻研大道,实践那“超越武侯”的执念。

    此刻立于阵中,目光仿佛能穿透迷雾,感知着外界那不断逼近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嘴角却勾起一丝棋逢对手般的兴奋弧度。

    即便已接到高邮供奉全军覆没、淮阴亦被诡异大雾笼罩的急报,也不过是轻摇了下头。

    “藏头露尾,驱使妖雾惑人,可见其根底浅薄,心虚胆怯。”

    他轻拂袖袍,对周遭严阵以待的众人道,“若真有正面抗衡我等之实力,又何须行此鬼蜮伎俩?昔日诸葛孔明设坛借雾,行那草船借箭之事,究其根本,亦是因兵力羸弱,不得已而为之的诡道。”

    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疑兵之计”。

    自己只需吸取前人教训,以逸待劳,固守这精心布置的阵法核心,便可稳操胜券,静待对方伎俩用尽,自投罗网。

    为此,他早已在盱眙县衙周边布下了依循五行生克原理的“五行迷踪阵”,阵中幻象丛生,能困人神魂,消磨法力,自信足以应对任何来袭之敌。

    他甚至略带遗憾地对身旁的贾家心腹叹道:“可惜那琅琊诸葛氏迂腐不堪,不肯将家传的《八阵图》秘要献出。若得此图,布下真正的八门金锁大阵,莫说这区区妖雾,便是千军万马来了,也叫他灰飞烟灭。此次回洛阳,定要再上门‘请教’一番。”

    他全然不知,诸葛家上下对此已是烦不胜烦,只觉晦气。

    那所谓的《八阵图》多半是市井传说夸大其词,这司马家的偏执狂怎么连这都信?

    还整日上门讨要,简直不可理喻。

    说回战场。

    当那熟悉的、铺天盖地的浓雾终于降临盱眙,吞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