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劫气难消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75章 劫气难消 (第2/3页)

家之犬的民间反贼教派的道理?

    这传闻实在过于荒诞。

    至于第二个传闻,在他们听来就更可笑了。

    “梁王仿炼延寿金丹?呵……真是好笑。”

    好的不学学坏的。最该研究炼丹求长生的淮南王都没听说在搞这个,你一个偏安一隅的梁王,玩什么这种操作?

    不过,传闻中有一点引起了几个大佬的注意:

    “但若真如传闻所说,为了试药把人五脏六腑都炼没了……这行事,也算是过于暴戾,有伤天和了。”

    这种事,没有传出来也就罢了,大家暗地里谁都不一定干净。

    但既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闹到了朝堂之上,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和法度还是得由中枢发文,申饬一番,起码要让面子上过得去才行。

    说来梁王此番也是有些幸运在身。

    于公因为建邺之事,被牵制在了吴郡一时脱不开身。

    否则以那位大人的火爆脾气和刚直不阿,恐怕早就踏破梁王府的大门,邦邦给他几记老拳,让对方知道知道什么叫朝廷法度了。

    而殷大学士又恰好奉旨去了巴蜀公干,导致儒家清流一系对于此事的批判,在组织力和声势上差了不少火候。

    再加上以铁面无私著称的傅天仇御史尚未从外地巡查归来,朝中弹劾梁王的奏章虽然也有,但强度和密集度终究不算太大。

    “唉,真是荒唐啊。”

    众朝臣在金殿之上,大多只是揪着梁王“行为不端”、“有损宗室体面”这件事,泛泛地开始了对藩王们骄奢淫逸、不守法度的日常批评。

    虽然大家平日里与这些王爷没有多少交集,但能在朝堂上借机拿捏敲打一下这些天潢贵胄,总是件让文官们觉得可以体现自身风骨和权力的事情。

    一片嘈杂的议论声中却是没有人注意到,御座之上的皇帝之前听着“勾结白莲”的传闻时还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可当听到“梁王仿炼延寿金丹”,以及“试药之人五脏六腑都空了”的具体描述时.

    他的脸色是真正地肉眼可见地阴沉了下来,甚至眼底闪过一丝极寒的厉色!

    与此同时,侍立在御座旁侧的国师,那庄严的金身法相之内,法力也是微微一滞,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躁动。

    旁人只当国师宝相庄严,却不知其心中已因这“五脏六腑皆空”的诡异描述,蓦然多了几分不安。

    “一个两个的……难道,我的计划,也出了什么纰漏,被人察觉到了端倪?”

    从苏州,到镇江,再到寿春,现在竟然连梁国都搞出了时段

    国师心中泛起遐思,“这世道……这世道……”

    明明一直以窃居朝堂高位、暗中布子人间的大反派而自居以及自豪的国师,此刻竟也感到了一丝心力交瘁。

    这三年来,意外实在太多了,各种计划外的变数层出不穷。

    它忽然有些迷茫,自己那盘谋划了百年的大棋,如今到底是依旧隐秘,还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暴露在了好多人的目光之下?

    心累

    莫不是道消魔涨尚未到最高处?

    就在朝臣们还在嘴上你来我往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帝终于缓缓开口。

    先是轻轻咳嗽了两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然后以一种带着几分追忆和感慨的语气说道:

    “咳咳……前些时日在东郊举行春祭的时候,朕于祭坛之上,心中突然多了几分感悟。”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最终仿佛望向了遥远的梁国方向:

    “想我司马氏先祖,一直希望我们兄弟之间能够和睦友恭,共同守护这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