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书院白鹿行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58章 书院白鹿行 (第3/3页)

氛围就不够崇古。

    三千人的数量确实有些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战车长矛甲胄给书院武装。

    朝廷是既不让,也不敢。

    毕竟现在游学的环境大致上也不会穿过几国战场,也不需要攻打和守备城池。

    所以不断的演变成了更学术更世俗一点的风格。

    通过游学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向名师大儒请教学问。

    比如于公的儒家长矛运用之法,以及战车驾驭之法都是不同书院之中学来的绝技。

    这些都是正统的儒家绝学,可惜大环境在改变,已经有失传的风险。

    游学还能拓宽视野,增长阅历。

    ‘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和应对能力。

    老派儒生游学途中的长剑很多都见过血。

    当然也可以倒置,先经历事情,大彻大悟后再念书也不是不行,比如白鹿沈山长。

    老贼二字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现在而言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条,结交名士。

    士子们可以结识各地的名士和官员,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和资源。

    不是所有人都来自三大书院自有体系,很多关系网都是需要不断串联起来才能成型。

    所以游学之风此刻依旧盛行,当然这是有钱人家的士子专享。

    寒门和布衣出身的老老实实的蹲在书院念书。

    这年代的穷游可能出城不到五里地就被强人劫掠后砍了脑袋,或者被山间猛兽吞进了肚皮。

    即便是富人家庭也是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物资。

    车队或者楼船,金银俗物以及拜贴信物等等。

    若是有关系的,还要提前联系要去的地方做好接待准备。

    这次于公带着觐天书院的学生来南山交流三天,都是提前对接好的。

    此刻提起一同去白鹿书院游学确实是让大家有些动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