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倒下的刺史 (第2/3页)
一日一盏变成了一日三盏。
恐惧如附骨之疽,在这个老人的心头蔓延——这无形的威胁,恐怕比明刀明枪更难防备。
他甚至开始回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
年轻时他何曾惧怕过什么生死报应?
出身陇西何氏的他为了在世家子弟中脱颖而出,毅然弃文从武,选择了最凶险的军功之路。
他记得先帝平定蜀地叛乱时自己为表忠心,曾下令焚烧千亩良田断敌粮道。
那一夜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逃难的百姓哭嚎声不绝于耳。
战后清点麾下斩首五千级,焚毁粮谷一百八十万斛,稻田四千余顷。
可以说那个时候他根本不怕老天爷。
直到年纪变大,权势高涨,才有所转变。
可随着年岁渐长,权势愈盛,他渐渐变了。
第一年,他只是抱着“信一信也无妨”的心态踏入寺庙。
反正满朝文武都在求神拜佛,随大流供奉几尊金身既不费钱也不丢人。
第二年,某位高僧对他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像甘露般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田。
原来罪孽可以如此轻易洗清?他欣然捐资重修了金山寺的大雄宝殿。
到了第三年,他已经深陷其中。
高僧们说,只要诚心供养三宝,多建寺院,多诵佛经,往昔杀业自会消解。
于是他大兴土木广招僧众,在扬州境内连建七座寺院,日日听经,夜夜供佛。
他很快就沉浸在佛门给他编织的美好未来之中。
但临近危机才惊觉一个问题。
这些年来捐了无数香火钱,建了七座寺院,可那些高僧们却从未明确告诉他:自己的罪孽究竟还剩多少?
他盯着禅智寺的住持大师,声音低沉:“大师,依你看……本官这次能平安度过吗?”
大师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怎么知道。
禅智寺确实是佛门正宗,有真传承在身。
能在扬州迅速扩张势力,也多亏了何刺史这只“金主”的扶持。
可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