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剑开可天门 (第2/3页)
人什么时候才肯见我,不会又让我等大半个月吧?”
赵玉台先是一愣,随即一笑,最后又泛起了一丝苦涩。
其脸色变化,当真是精彩无比。
“天下人皆以为在剑道一途上,独树一帜且有大造化者,近百来年不过也就李老剑神和邓太阿两人,却不知在这青羊宫内住着的掌教真人。”
赵玉台颇为感慨道:“剑九黄因掌教真人半篇云中剑歌成了剑十黄,奴婢也因掌教真人踏入了天象,只说对剑道的领悟,掌教真人恐怕比巅峰时期的李老剑神还要厉害三分。”
“他这么厉害?”徐凤年惊讶道。
赵玉台点点头:“掌教真人行事素来高深莫测,常人难以揣摩,所以殿下问我什么时候能见他,奴婢哪里能知晓。”
说到最后,赵玉台笑了起来。
不是苦涩或无奈的笑,是一种带着恶趣味的笑。
这让徐凤年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紧接着,赵玉台话锋一转:“不过,掌教真人三年前既然肯指点剑九黄,那殿下这趟上山,也定会见一见殿下的。”
闻言,徐凤年叹道:“老黄现在成了活死人,在听潮亭里躺着一动不动,若非怕他车马劳顿,丢了性命,我这趟出来,定然得带上他不可,若此番青城山之行,不能给老黄讨要到那后半篇云中剑歌,就有些遗憾了。”
赵玉台对此不做评价,只是将拿来的剑匣放在了徐凤年面前。
“姑姑,这是?”
赵玉台轻抚过剑匣,怀念道:“这是小姐留下的,奴婢在山上守墓十数年,就等这一天,上次殿下来时,尚未及冠,奴婢不好开口,如今殿下今非昔比,已经能带走这柄大凉龙雀了。”
徐凤年一惊:“大凉龙雀?!”
赵玉台微微颔首:“想来殿下也知晓,大凉龙雀是小姐的佩剑。”
“当年小姐将此剑埋于青城山,奴婢守着它十数年,总觉不甘心。”
“如今殿下虽然学的是刀,但总有一天会使剑的。”
“殿下离去时,便将这把当年让天下英雄低头的神剑带走吧。”
“在这儿,埋没了大凉龙雀。”
徐凤年微微一怔,重重点头:“好,我带走它。”
“当年小姐对奴婢说过,以后殿下若是遇上了恰巧习剑的心爱女子,就当是一件聘礼,只是可惜……小姐无法亲手交到殿下手中了。”赵玉台叹道。
见状,徐凤年耍宝道:“姑姑,凤年可不敢保证能遇到娘亲一般的女子,这聘礼说不定一辈子都送不出去。”
赵玉台自然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开心,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世子殿下的脸,当年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少爷,如今都有扎手的胡渣了。
其神情和蔼慈祥,就像是看着至亲晚辈,孩子总算长大出息了,满眼都是自豪与欣慰。
“无情之人看似无情,反而最是至情,哪家女子能被殿下喜欢,就是天大的福气。”
赵玉台笑道:“这点,殿下与大将军一模一样,奴婢只希望殿下早些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女子,早些成家立业,相濡以沫,莫要相忘于江湖庙堂。”
不知道想到什么,徐凤年竟难得显露出了一丝害羞的之意。
可惜,赵玉台没有注意到。
“小姐曾说过,不管武道、天道,最后都不过是一个情字,人若无情,何来大道可言,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道门才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而佛家的立誓发宏愿也是悲天悯人。”
“情之一字,莫大高深。”
“这大半年来,我总能听到掌教真人抚琴吹箫鸣曲,那琴曲之中所透露出的大多都是有情道中的至理,我也因此迈入了天象。”
“每逢掌教真人抚琴奏乐,我便总是能想起小姐。”
“小姐是至情至性之人,殿下也是如此,很好!”
自觉不如母亲的徐凤年腼腆的笑了笑:“听姑姑这么一说,我也想听听周真人的琴曲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话音未落,别院外传来了李淳罡的声音。
“想听就去听,老夫刚刚就去听了两曲,确实是曲中妙音。”
天下那么多琴曲,还没有谁能让他想起绿炮儿。
只此一点,在李淳罡看来,周承安的琴曲就称得上天下无双。
徐凤年抬眼看去,只见李淳罡慢悠悠走了进来,神情似乎和出去的时候不太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