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9章 百思买的上市准备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59章 百思买的上市准备 (第1/3页)

    内地的改开,其实就是香港工业衰败的开始,因为给了香港企业主一个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机会,因为内地更容易搭建完善的产业链;

    只不过又是因为内地改开,香港成为了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大量外资进入香港,加上对未来的信心,以及内部香港资本的炒作,使得房价与股市暴涨,这又使得太多的实业老板,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做工业,还不如去炒房炒股,赚的又多事情又少;

    这一点其实没错,如果杨文东穿越到了80年代初,那至少在初期是肯定不会做实业的,因为基本上不可能成功,至少先靠着地产金融赚到一定金钱之后,再考虑来内地市场发展工业,而这也跟香港工业没什么关系了。

    香港工业的衰败,在多方面的因素下,基本上就是必然,不可能改变,杨文东作为穿越者,也不可能逆天而行,最多以后在新界一些贫困地方,留下一点不怎么在意人工成本的产业就行了,比如红牛;

    原先历史上,红牛的很多工厂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且饮料产业对于附近的产业链要求不高,只要有水就行了;香港其实到了90年之后就不缺水了,甚至因为早期从内地签订的合同涉及到的淡水太多,最终只能倒掉。

    自己辛苦20年打造的工业,搬迁到内地也是最合适的,还能借着内地发展的东风,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是内地未来的巨大市场,另外一方面就是内地成本很低,可以使得自己的产品,在海外有着更大的优势;

    不过,最开始的转移,还是需要等到内地特区的出现,自己很多利润非常高的产业,目前也不是很在意内地市场,不可能这个时候跑进去与内地企业合资运营的。

    时间很快到了7月,香港这边也派遣了多个团队,前往内地,分别处理之前杨文东与内地一方达成的潜在合作;

    英国mini那边,也一样派出了团队,这件事也没有瞒住英国政府高层,毕竟这样的行动动静是非常大的;

    撒切尔也亲自来了电话,表示对杨文东想在内地投资建工厂很不赞同,她更希望杨文东能够靠着自己的关系,说服内地市场直接从英国进口mini汽车或者其他品牌的汽车;

    杨文东自然知道这些政客的想法,但还是非常委婉的表示如果这样做,在面临日系汽车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要知道,日系的汽车从日本运到英国,都能吊打英国本土生产的mini,现在让mini从英国运到亚洲再跟日系汽车竞争?不是找死吗?

    最终,撒切尔也只能放弃,杨文东也算是还给了个面子,表示未来几年内内地工厂即使生产,很多零部件也会从英国购买,这也足以促进英国的就业了;

    这一点也不假,他固然想在内地打造汽车产业链,但这一点谈何容易,至少前面几年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成功了,那杨文东也就不用在意英国mini了,或者说,英国本土对他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他也能借着内地市场将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当然,撒切尔的面子还得给,在自己能力达到的情况下,他还是会尽量维持英国那边的就业的,毕竟内地生产的mini,想反向出口欧美,没个十几年时间也不可能做到,而原先历史上,撒切尔在位,也就11年罢了。

    到了90年代,英国工业进一步衰败,到时候再看下一步怎么发展了;

    当亚洲这边的事宜暂时安排稳妥之后,杨文东便再一次前往美国;

    有了波音747,一路上的舒适度,顿时有了很明显的提高,747内空间更大,娱乐设施更多,还有专门的家庭影院,可以播放各种最近火爆的香港以及美国电影,甚至还有着立体音,比起正常的电影院,都要舒服;

    而跨洲航飞的能力,使得飞机可以直接从香港起飞,直接到达纽约降落,比起之前还需要在日本、加拿大分别降落增加燃油与排队,足足节省了差不多12个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