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8章 香港地产的巨额利润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78章 香港地产的巨额利润 (第2/3页)

,其他还有很多聪明人的,特别是内地改开之后,香港成为东西方的桥梁,很多人都是有耐心的。

    当然,当初为了炒作黄金,杨文东单独调走了不少资金,不过后来这些资金又还给了长兴地产。

    郑志杰笑道:“还是杨生指挥的好,我也就是听着杨生的要求来做的而已。”

    “嗯,那和黄与九龙仓那边呢?”杨文东又问道;

    和黄是上市公司,九龙仓已经私有化了,这两家归在长兴地产的麾下,不过财务是独立的。

    郑志杰道:“和黄那边,这些年大规模发展地产业务,早就还清了当初的负债,现在手中差不多有着15亿港元的现金,市值已经达到70亿港元了;

    九龙仓这段时间,也同样发展地产业务,只是当初建海港城的时候负债比较重,地产赚的钱基本上都还债了,目前手中只有三亿左右的现金了。”

    “和黄的情况不错,继续保持。”杨文东又问道:“九龙仓那边没有负债了,那海港城每年3亿多的租金,岂不是稳定的现金收益了?”

    郑志杰笑道:“是的,海港城的生意非常的强,海外游客也很多,租金还在持续上涨,未来光是这一个项目,恐怕就能超过很多蓝筹股公司了。”

    “行,就按照既定路线来发展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后续,不要再开发新地产业务了,把现有的可出售物业全部逐渐出手,然后几家企业在地产领域,就安心的收租就行了。”

    不仅仅是九龙仓,包括和黄以及长兴地产本身,旗下就有很多商铺、写字楼等等物业,这些都是长期收租的稳定现金收益,虽然比不上海港城,可也不低;

    这也是银行最喜欢的资产抵押物,所以自己旗下的这几家公司,看起来物业很多,但想获得资金也是很简单的。

    “好的,杨生。”郑志杰又问道:“杨生,您觉得香港地产快不行了吗?”

    “难说,但我觉得现在的房价早就超过了香港大部分普通人的极限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房价的本质,其实就是看多少人愿意、以及有能力接盘最高的价格,一旦超过了极限,就会瞬间崩塌。”

    不管什么地方的房地产,本质都是如此,哪怕是中环的顶级写字楼,本质上也是普通人在买单,因为租赁这些写字楼的人,他们的生意,或多或少的通过无数隐形的丝线,牵扯到普通人;

    当然,一些为了内地市场的外企那是少数,但当地产价格暴跌之后,他们的投入也会降低,道理也是一样的。

    原先历史上,在1981年中的时候,香港房价就陷入了平缓,然后缓慢下降,不过得益于外资的不断涌入,房价股价没有出现73年那样的暴跌;

    但到了82年9月,中英谈判失败之后,瞬间引发了崩溃;

    现如今么,因为长兴集团的存在,使得香港出口业大幅度增加,香港内部也多了几万乃至十万以上的中高薪水工作岗位,内部消费力更强,这对房地产的刺激也会更强;

    杨文东此刻也不能保证,未来的房价会怎么走,有可能跟原先历史上一样,有可能在82年9月之前就会崩掉,毕竟73年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当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就该撤了,不赚最后一分钱,是因为最后一分钱要赚的话,可能会亏死,那还不如不赚。

    郑志杰点头道:“是有这个可能,就我们公司内部的中层职员,都买不起港岛的房子了,其他普通人就更难了。”

    “这些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不管了。”杨文东道:“另外,让恒生银行那边最近也收紧银行个人房屋贷款,包括对我们公司内部的,同时我们内部的各种针对购房补贴的政策也取消,避免我们公司内部也有人陷进去了。”

    恒生银行也是他的资产了,在这个时候,他自然要提醒一下,避免太多坏账;

    另外就是尽量阻止不让自己员工高价接盘,本身集团就准备逐渐裁员了,要是有不少人还是高价房价接盘侠,那被离职的时候,就更容易引发矛盾再说,多年为自己打工了,自己也算是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