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生生(六) (第2/3页)
他只负责做饽饽,没别的事干。
这么轻松又钱多的工作,难怪赵诚安哭着喊着要来李府上班。
当然,很快赵诚安就不轻松了。
厨房来人了。
来的是一位穿着浅绿色新衣,头发盘起,头上插了两根金簪,双耳带着宝石耳坠,手腕上还有一个碧玉镯子的主子,身后跟着一个丫鬟。
秦淮猜这位主子应该就是江承德的妹妹江慧琴。
江慧琴笑盈盈地跑进厨房,非常夸张的深吸一口气,语气也很夸张地对陈秋生道:“哇,今天的菜好香陈师傅,我隔了大老远就闻到肘子和鱼汤的香味了。”
“陈师傅,您可真是厚此薄彼,我说了半个月想喝鱼汤也不见您给我炖,明一说今天晚上是家宴,让您做几个好菜您就炖鱼汤了。”
面对江慧琴的调侃,陈秋生很是淡定地盛出一碗鱼汤:“对对对,是我的错,这今天的第1碗鱼汤先偷偷的盛给少奶奶当小灶,就当是我给少奶奶赔罪了。”
江慧琴笑嘻嘻地接过鱼汤,抿上一小口,眼睛一亮:“好鲜!陈师傅您加什么了?您居然还有炖鱼汤的秘方我之前都不知道,快告诉我,我过两天要拿这个方子给明一炖一锅鱼汤,让他知道我的手艺。”
“咳咳,少夫人,夫人让您少进厨房。”丫鬟在边上委婉提醒。
“母亲那是让我少烧烧菜,说油烟味会熏到衣服。我现在是要炖汤,没有油烟味的。”
陈秋生没忍住调侃:“对对对,炖汤,一炖炖一大锅的那种。”
丫鬟又小声提醒:“少奶奶,大小姐她们马上就到了。”
“哦对。”江慧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正事,“陈师傅,您现在还有空吗?大姐今天带着芬丫头回来,刚刚派人传信,说芬丫头昨天晚上受凉,今天早上一起来就上吐下泻的吃不下东西,母亲问您这边能不能做一些适合孩子吃的好克化的点心,一定得是您做不能让诶做。”
“他做点心太甜了,奶奶喜欢吃芬丫头不能多吃,吃多了对牙不好。”
听江慧琴这么说,一直在边上偷听的赵诚安顿时不满,为自己申冤:“慧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认识我这么多年了,我的手艺你还不清楚,我做点心甜是因为老太太喜欢吃甜的,不甜的我也能做!”
听赵诚安称呼江慧琴为慧琴,丫鬟顿时怒了,狠狠地瞪了赵诚安一眼,声音也变得严厉了起来:“大胆,居然敢直呼少奶奶……”
然后丫鬟就被江慧琴打断了施法:“行了小芹,你也少看那些戏文,诶脑子不是很灵光叫谁都叫名字,他上次叫母亲叫秀珍母亲都没和他计较,习惯就好。”
江慧琴看着陈秋生:“陈师傅,您这边有合适的点心吗在?”
陈秋生想了想:“山药糕如何?好克化也不甜,最适合脾虚泄泻的时候吃,我现在开始做,晚饭时间应该能做好。”
“那真是太好了。”江慧琴笑盈盈地说,就这么站在原地没有要走的意思。
很显然她是要留在厨房里看陈秋生做山药,但是为了显得自己留下来没有那么突兀,江慧琴还找了个话题边聊边看。
“陈师傅,您真的不打算给诶取个名字嘛?都7年了,他连个名字都没有,我们叫他只能叫诶,上次母亲和奶奶都问我他真的没有名字吗。”
赵诚安抢答:“慧琴夫人,名字很重要的,不能轻易取。这个名字是要跟我一辈子的,如果我活到120岁,这个名字就要跟我100多年,当然要谨慎取名。”
能看出来,赵诚安从丫鬟的话里听取了建议,这次改叫江慧琴叫慧琴夫人了。
陈秋生无奈笑笑,给江慧琴一个:你看,他就是这样我能怎么办的无奈眼神,开始做山药糕。
山药糕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将山药洗净,上蒸笼蒸熟蒸烂然后放凉,再将山药搓成泥,加少许白糖和蒸熟的面粉一起揉成面团。
如果要做最简单的,把这个面团擀成小块切成条,再上锅蒸一道就能吃。
想做得复杂点,就在面团里加上一些东西,果脯、果干、枣泥皆可。如果加枣泥就是枣泥山药糕,如果加牛奶就是芙蓉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