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江弦风月史 (第1/3页)
叶兆言是谁?
别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范用知道。
这人今年刚三十岁出头,刚从国内的顶尖名校南大毕业,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啊不.硕士生。
光从这方面儿看的话,这年轻人似乎也就是成绩优良一些。
那特殊的点在哪里呢?
他从80年开始就在陆续发表文学作品了,也算是才子一枚。
再就是,他这家世可不普通。
他姓叶。
他爹是苏省文联的领导,叫叶至诚。
他妈是苏省戏剧团的演员,叫姚澄。
他这名字里的“兆言”,就是各取父母名字中“姚”和“诚”半边组合而成。
再往上,他的祖父那就更有名了。
那是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代表作《倪焕之》、《西川集》、《稻草人》。
这是中国文坛鼎鼎有名的人物。
所以范用一看到叶兆言的名字,忍不住吃了一惊,见到叶兆言对江弦作出如此高评价的同时,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好奇。
叶兆言看到了.
那叶圣陶呢?
要知道,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就是他写的。
《稻草人》都看过吧?
有一个老妇人,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他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最后蝗虫吃光了所有的稻谷。
稻草人试着警告老妇人,但她并不知道。
总而言之,它看见孤苦无依的老太太死了丈夫和儿子,眼睛也快瞎了,好容易盼来了稻子的好年成,虫灾却又来了;
它看见渔妇的孩子得了重病,想喝水却不能,渔妇一心打鱼,自己累垮了,打到的鱼也干死了;
它看见一个女人因为要被赌棍丈夫卖掉,连夜跑到这里,跳河了。
这些人在稻草人眼中都非常可怜,但它又无法帮助它们,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
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鲁迅评价说《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这文章后来也上了教材。
其实从这篇文章,也能看出儿童文学早期的创作都是内涵非常丰富的。
就像是这篇《稻草人》,老妇人、渔家女、弱女子的不幸遭遇都映射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普遍的辛酸和困苦。
而“儿童本位论”是这几年文学界才渐渐兴起的主张。
所以范用猜测,或许在叶圣陶那里,相较于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会更欣赏《小王子》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具有思辨精神的。
但无论如何,叶圣陶是否会看到,这都只是范用的推测和想象。
当然了,他有心想把这篇推荐给叶圣陶,不过范用也听说了,叶圣陶最近身体情况很不好,这种状态下,不知他还是否有精力阅读。
除了叶兆言的文学评论,还有相当一部分有文学地位的评论家给《小王子》撰写了文学评论。
而且这些人无论是自己的底蕴,还是自己的文学地位,都超过叶兆言这个文坛小白太多。
范用注意到一篇圣野所作的文学评论,《浅谈‘小王子’》。
圣野是作家周大康的笔名,这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编审,也是《小朋友》杂志的前任主编,长期主编《小朋友》,先后担任过各地几十个儿童诗社的顾问,去年刚刚离休。
他认为,《小王子》其实蕴含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维,存在主义最核心的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这意味着人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决定的。
或者用更通俗的话来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人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行动创造出来的。
换言之,外在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