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5多缴点税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915多缴点税 (第2/3页)

想把枪架子弯在一个水平面上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弯好铁丝,再找块砖垫着,用钉子对准链条中间的轴,钳子砸在钉子上,把轴给冲掉,剩下的链扣备用。

    由于唐植桐买到的是废旧链条,上面油污、铁锈不少,唐植桐简单的用报纸给擦了擦,打算就这么用。

    所有的链扣要串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枪口的位置,由两个链扣组成,用刚才拧下来的辐条冒串起来固定住,剩下的链扣串一起,组成枪管。

    为了美观,唐植桐又找出黑色的绝缘胶布,眼下这玩意真的是布做的,再过若干年,这种胶布连同医用胶布就都变成了胶带。

    用绝缘胶布将链条缠起来,不仅美观,还增强了枪管的稳固性。

    “还挺好看。”小王同学看着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在丈夫手下一点点的成型,不由的发出感叹。

    “一会还有更好看的。”唐植桐用细铁丝将弯好的枪身做了加固,用皮筋把板扣固定好,最后再把内胎胶条裁成合适大小绑在枪管上。

    一把链子枪就做好了,全程也就个把小时。

    “让你见识一下我自己手搓的火枪。”唐植桐拿在手上试了一下,扳机扣动流畅,这力度对于敬民来说应丝毫没有压力。

    唐植桐拿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将枪管一分为二,将火柴头冲着枪尾从辐条帽里穿过去,然后归位。

    最后照着没人的地方,扣动扳机。

    “啪”的响声,伴随着一缕青烟,火柴棍已经飞了出去。

    “我试试。”小王同学见猎心喜,她小时候玩过真家伙,但都是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玩的,每次都是自己用嘴配音,总归少了一点意思。

    等再大一些,才有机会学了射击,不过这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小王同学有些想念。

    唐植桐把链子枪和火柴递给小王同学,自己则乐呵呵的把地面清扫干净。

    “好玩吧?”唐植桐收拾好,洗了把手,问道正瞄准门帘射击的小王同学道。

    “嗯,敬民肯定会喜欢的,不过,就是有点费火柴。”小王同学又打了一枪,看着已经空了一大半的火柴盒,有些不好意思。

    “不要紧,咱妈那又没有人抽烟,平时也就用火柴点个炉子,一天十来根还是能供的起的。再说了,没火柴也能当个样子货玩。”相比较火柴,唐植桐更在意小舅子的童年乐趣。

    7月6日,星期三,有点多云。

    一早,唐植桐找出了房本、户口本,张桂芳也将三百块钱给了他。

    虽然换房对化工原料公司来说是公事,但对唐植桐来说就是私事,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占用太多的工作时间,如果今天能把所有手续都办完,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话说昨天孟庆丰看到唐植桐两口子商量那九百块钱的地皮差价后,就琢磨过来,唐植桐这是不打算跟自己借钱。

    孟庆丰想着跟唐植桐结下友谊,单凭这换房,他觉得还差了点意思,所以昨天回单位后找了个房管局的故旧。

    今天一上班,孟庆丰就在等唐植桐过来,等见到人,立马起身相迎:“哎呀,小唐同志果真信人!”

    “孟主任操心费力给找了那么好的一处宅子,我是肯定要来的。”唐植桐握着孟庆丰的手,跟他寒暄道。

    “客气了,咱们这是保持优良传统,继续相互配合。”孟庆丰的眼睛都快笑成了一条缝,无时不在提醒两人的渊源。

    “孟主任说得对,相互配合。”面对孟庆丰的暗示,唐植桐也笑眯眯的应着,虽然他从来没有当面说什么感谢的话,但唐植桐能从态度上察觉到老孟在换房上对自己的照顾。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公家单位想用民房,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其中最方便的一种叫做征用,大部分都是用货币补偿来解决问题。

    在征用之外,还有拆迁,前年开建的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