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20管饭、管烟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920管饭、管烟 (第2/3页)

给外人看。”小王同学叹口气,略带无奈。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把瓶子、罐子啥的放墙根,离门窗远一点,受不了那个味。”唐植桐一想起小便的味道就上头。

    眼下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便盆,积攒一宿的小便,即便第二天一早倒掉,再用清水涮上两遍,那味道依旧挥之不去,如果留在罐头瓶内发酵几天……

    即便是稀释过的,唐植桐相信那味道依旧让人记忆深刻。

    “嗯,就这么定了,咱先看看信吧。”商议完小球藻,小王同学对丈夫驮回来的信件跃跃欲试。

    丈夫前阵子因为《赤脚医生手册》收到了全国各地有志青年的来信,信中多是赞许之语,小王同学看了很开心,她想这次在文艺界再体验一把这种感觉。

    事实也确实如此,听众来信中,不光有夸赞唐植桐的,还有夸赞小王同学的;甚至有人拐弯抹角打听两位的性别、年龄;更有甚者,直接莽开,冲着小王同学的姓名,就猜出她是位美丽大方可爱的女同志,上来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意。

    “啧啧,收获还真不小。”唐植桐看到直白的信件,直接递给小王同学。

    “恶心!”小王同学搭眼一看,立马一撕两半,然后扔地上踩上两脚。

    “悠着点,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唐植桐没想到小王同学反应这么大,吓得赶紧把她按住。

    “不解气,一天到晚想什么呢!”小王同学被按住了,但脚没闲着,在信封上又捻了几下。

    “对,确实不解气,咱直接烧了!”唐植桐顺着小王同学的意思,将信封捡起来,一根火柴烧了个干干净净。

    “咱以后用笔名投稿吧。”有了这段插曲,小王同学也没了看信的兴致。

    “行,那就用笔名。”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有笔名、化名,甚至艺名,但唐植桐对这玩意看的很淡,眼下的社会氛围还凑合,等再过几年,一个不恰当的笔名可能会被解读出大逆不道的含义。

    小王同学不是什么女拳师、非主流,起的笔名都非常保守,最终,在小两口的商议下,文艺创作的笔名正式确定为梧桐、寒梅。

    7月8日,星期五,晴。

    吃过早饭,唐植桐带上咸菜和母亲蒸的窝头,跟小王同学一同北上。

    “你过去吧,没几步路了,我自己去单位。”在大石作胡同口,小王同学停下车,督促丈夫去新家监工。

    “也行,那你慢点。”唐植桐瞅了一眼自行车上的包袱,里面鼓鼓囊囊全是窝头,带着去北图确实有点扎眼。

    看着小王同学骑上车拐过团城,唐植桐才推着自行车去了自己的新家。

    新家的大门是蛮子门,有台阶,对自行车不太友好,得“力拔山兮”将自行车拎着跨过门槛,才能放到大门下面。

    大门代表着居住者的脸面,“门面”一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四九城院落的大门大概能粗分为六种,等级最高的是王府大门,其次是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

    广亮门和金柱门在以前都是官员的府邸才能使用的,七品以上用广亮门,七品以下用金柱门。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级别不同,门槛也不同,级别越高,门槛越高。

    四九城酸人往往会说“你家门槛太高,我们高攀不起”,据说这句话里的“门槛”就是这么来的。

    蛮子门大多是商人在用,兼具了低调和实用,门宽敞,内部空间也大,唐植桐很中意。

    如意门和随墙门是普通百姓专用门,这两种门都是随着院墙建起来,最大的区别是大门上方有没有房顶。

    唐家在铁辘轱把的宅子就是如意门,门面小,但里面能放不少东西,能遮风挡雨,很实用。

    这边的大门是敞开的,台阶上垫了两块木板,有施工人员正用板车往里面拉建筑材料。

    施工师傅都是风吹日晒的人,皮肤黝黑,脸上的汗珠子滴在地上摔成好几瓣,脸上也没什么笑容。

    唐植桐借着台阶上的木板将自行车推了进去,为了不妨碍使用,他打算将自行车推进院子。

    “祝局?您怎么过来了?”唐植桐刚推过影壁墙,就看到了祝局的身影。

    “我们局长昨天下班后就来勘察过,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