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这下发大了! (第2/3页)
让下去的人看清台阶。
唐植桐一边下,一边在心里数着级数,足足有十五级才走到底,地窖的深度大概往下延伸了三米。
到了这里,甬道来了个拐弯,右手边豁然开朗,走进去就是真正的地窖。
“真特么奢侈!”唐植桐站在甬道看向里面,目瞪口呆。
本来以为自己用城墙砖建地窖已经够奢华了,可眼前的地窖不仅仅完全用青石砌成,就连上方还有类似拴马桩的存在,唐植桐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挂油灯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而且面积不小,目测得有小四米宽,长六七米的样子。
地窖的下方抹着一层水泥,风格与青石有些格格不入。
唐植桐走进去,东摸摸,西瞅瞅。
正对着甬道的那面墙上有一个正方形石洞,石洞的下方的青石上有缺口,像是撬动的痕迹,看上去年代很久远,也不知道以前存了什么宝贝。
其他青石中间都抹着石灰浆,看上去严丝合缝,细节处理的很到位。
“真特么好啊!就算是冬天取冰存在这,也能放到夏天吧?”唐植桐越看越喜欢,这种喜欢甚至超过了地面上的房子。
存冰是不太可能存冰的,那玩意一块好几百斤沉,自己一个人根本弄不了,但存点白菜还是可以的,就这跟冰箱冷藏般的温度,放个大半年问题不大。
“奇了怪了,一点水都没有。”唐植桐欢喜的同时也发现了异样。
大石作胡同临近北海,北海里面可都是水,相隔这么近,地窖又这么深,哪怕是洇水,这地窖里也应该湿漉漉的吧?
好奇心作祟,唐植桐用外挂探测了一下地窖的外侧,这一测不要紧,直接让唐植桐口吐国粹:“太特么奢侈了!”
大石作胡同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就是石料存储加工的场所,用青石建造还是能理解的,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可地窖周围的那层厚厚的青膏泥是怎么回事?足足有五十公分厚!
除了最上方以外,其他五个面甚至还用了三合土!
皇帝老子的陵墓也就这待遇了吧?
“这特么以前是谁的宅子?!”唐植桐内心非常好奇,不过他很快就有了答案。
刚才在探测的时候唐植桐发现两处地方有异样,一处在有正方形石洞的那堵墙后面,一处在地窖下面。
两处看起来毫无异样,但在唐植桐外挂下无所遁形。
石墙很厚,放一般人身上,起码得把整堵墙砸出一个豁口才能去到后面的暗室,但唐植桐外挂傍身,取暗室的东西犹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
一个念头,不仅将里面所有东西都薅入空间,还对里面的东西进行了鉴别、分析。
一小箱子金锭,两大箱子银锭,还有一箱子绫罗绸缎和地契。
虽然地窖的防水做得好,但氧气并没有完全隔绝,不仅箱子已经腐朽,绫罗绸缎也破败不堪,这些玩意烧火都嫌费柴。
唐植桐抽出地契借着灯光仔细看,落款时间是崇祯十年。
当然,这并无法断定崇祯十年是地窖的建成时间,但可以肯定这批财宝被砌入地窖的时间在崇祯十年以后。
这些金银地契不是笔小数目,可这么多年并没有人来取,再联系石洞上面撬动的痕迹,唐植桐觉得大概是闯王打入四九城后,士兵和这家人玩了两把九族消消乐,只取走了地窖和石洞里的金银细软。
“啧啧,还真是会迷惑人啊!要不是有外挂,我可能也不会发现。”唐植桐再看看砌成的石墙,四周浑然一体,青石颜色都一样,根本不会有人能想到这里还会有暗室。
不过仔细观察,能看出这堵石墙是后砌的,因为上下左右并没有嵌入到石墙中去,只不过一般人不会留意这一点。
把地契收进空间,唐植桐才薅出金锭、银锭把玩。
金锭很大,一块大概得有三斤半。
唐植桐狂喜,这下发大了!
这要是放在金价飙升的年头,光凭这些金锭,自己也能轻而易举的财富自由吧?
可有一个问题又摆在唐植桐面前,该怎么花呢?
左手诺基亚,右手摩托罗拉?
豆浆买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