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平整院子 (第2/3页)
门窗都重新给刷了漆,虽然只有单一的红色,但看上去很喜庆,拿来当婚房都不掉价,唐植桐很中意。
“万同志,这就很好了,卫生我自个慢慢打扫。”临走前,万善还有让施工队帮着收拾卫生的意思,被唐植桐给拦下了。
若是今天中午继续管饭的话,唐植桐不介意施工队再多干一点,可自己这边没有准备,就不好再麻烦人家,而且能做到眼前的这种程度,唐植桐觉得已经很到位了。
“捎带手的事,不跟你要工钱。”万善刚才也听到唐植桐说兜里没钱了,还以为他是在担心工钱,但这毕竟是祝局关注的工程,万善力求尽善尽美。
唐植桐拦不住,不过好在收尾工作并不麻烦,二十来个人一块下手,很快就把大头给干完了,剩下的交由唐植桐慢慢收拾。
“唐同志,这是钥匙,你收好。”万善从兜里掏出大门的钥匙,交到唐植桐的手里,就是完成了项目交接,至于什么验收签字,一概都无。
“谢谢,谢谢!”唐植桐接过钥匙,从挎包里往外掏烟,每人两盒,每给一个人都道上一声谢,可谓是对施工队给足了尊重。
待送走了施工队,唐植桐关上大门,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洗了把手,然后在新家里细瞅起来。
所谓的大白其实是熟石灰加的细沙,这玩意不如石膏白,但胜在结实耐造,只要不是特意往上泼水,用个三四十年跟玩似的。
所有的房间内都没有糊顶棚,按照万善的说法,最好是再等上个把月,等里面的潮气散干净后再找师傅糊。
然而唐植桐最缺的就是时间,因为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还等着自己搬家后搬过去开门店呢。
唐植桐将所有房间都巡视了一遍,最后来到正房。
万善在师傅们打扫卫生的时候,领着唐植桐逛了一遍,大体说了一遍注意事项,其中交代最多的就是这个火炕。
也不知道施工队用了什么法子,火炕表面已经干的差不多了。
唐植桐用手摸了一下,还有些温热,再弯下腰将带轱辘的小地炉拉出来,里面有燃烧过的灰烬。
万善交代再过几天,等火炕表面干透后,需要用浆糊糊上一层报纸,能起到防尘的作用,唐植桐当时满口子答应下来,心里却想着选报纸的时候得用心,不能选上带有照片和指示的。
虽然火炕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唐植桐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因为心疼煤炭而不使用火炕。
以前四九城这边用的百姓很多,但前年的时候大部分都拆了。
当时炼钢铁需要用耐火砖建小高炉,却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只能退而求次用普通的青砖,然而青砖也不够用,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到了火炕的砖,于是乎街道就动员大家响应号召把火炕拆了建高炉。
不少百姓都响应了,火炕虽然在取暖方面有优势,但烧煤多,而且特别占地方,一个火炕几乎占了一间房的一多半。
木床则完美解决弥补了火炕的缺点,不仅占地方少,床底还能放东西,一时间就刮起了一阵换床的风潮。
巡视完屋内,唐植桐开挂将里里外外的建筑垃圾、尘土全都一扫而光。
随后又来到屋外,将院子里硬邦邦的土地硬生生往下挖了六十公分。
在院子里种菜,植物大概也就能往下扎这么深了,虽然个别物种能扎的更深,但唐植桐没有再继续深挖,因为再往下挖就是地窖顶部的青膏泥。
与蔬菜的健康成长比起来,唐植桐更看重地窖的防水。
不过唐植桐也没亏了将要在这边安家落户的蔬菜,将在玉泉山薅的草木灰和排泄物、转河薅的淤泥、押运处薅的泥土混合均匀,一股脑的都扔在了自家院子的坑里,并做了平整。
这个平整也很讲究,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因为整个院子的排水口在院子的西南角。
尽管手上很干净,但做完这一些,唐植桐还是满意的拍了拍手,仿佛手上沾了多少泥土似的。
看着眼前的杰作,唐植桐竟然觉得以后做个农场主也不错,这可比机械省时省力多了。
弄完地,唐植桐又开始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