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先礼后兵,坐而论道 (第2/3页)
,引导命数自然发展,还能顺应天心与民意,正是吾辈所追求的。
也因为羽太师你干得不错,让贫道内心钦佩,才有今日之会。
当日在泗水大泽乡,是太师主动向琼林四友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争取对等谈话的资格。
今日却是贫道主动邀请太师,希望与太师在大家都认可的规矩下协商交流。
唉,中间只间隔了几个月.自从你当了太师,每一日都在勇猛精进啊!”
羽太师脸上的淡笑敛去,问道:“大家都认可的规矩,是什么规矩?”
侏儒精神一振,道:“简而言之,身在仙道,点拨人道,不要模糊了人道、仙道间的界限。”
羽太师道:“前辈的意思是,有些事儿,属于仙道内部事务,不该让凡人知晓?”
侏儒颔首道:“世人都说神仙好,可神仙绝非完全的风光霁月、无忧无愁。
只要心中有欲望,有所需求,必生苦恼与龌龊。
用人道的完美道德圣人标准,来苛责每一位神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羽太师道:“既如此,为何不让世人明白,神仙并非天生神圣?
为何一定要在人间维持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虚假幻象?
人道的发展,必定是逐渐走向更加开明与智慧。
三十万年前老百姓,都没资格认字学文。他们的见识,与现在能比吗?
三十万、三百万年后,如今只被修士知晓的常识,对普通百姓不再是秘密。
凡人与修士在见识上的差别,只在于人道与仙道方向上的不同。
而不需要刻意制造界限与隔离。
真要与凡人划开界限,就老老实实待在山里,别去凡间折腾。”
侏儒摆了摆手,“先别说那么远,只说现在。太师可明白现代‘仁义之师’的含义?”
小羽怔了怔,奇怪道:“仙人和‘仁义之师’有何关系?”
“两者都差不多。”侏儒感慨道:“比如陈胜吴广,他们自称伐无道,是仁义之师。
一旦攻陷陈县,三老与豪绅也纷纷称赞他们为‘仁义之师’。
可实际上,陈胜吴广对陈县的盘剥,对百姓,甚至对三老、对豪绅的伤害,都要远超‘暴秦’还在时。
那时大秦只需要维护统治,甚至对陈郡补贴了大量钱粮。
陈胜却必须压榨陈县的力量,以供养麾下数十万大军,还要强征陈郡百姓入伍当兵,与朝廷大军拼命。
既要钱又要命,为何陈胜他们还是‘仁义之师’,百姓也赞他们为‘仁义之师’?
因为‘仁义之师’既是夸耀,也是一种约束。
陈胜的将士见到自己被认定为仁义之师,纵然平日里免不了苟且与龌龊,也会尽量维护自己仁义之师的形象,尽量不去祸害百姓。
若是没了来自‘仁义之师’的约束,百姓已视之为暴徒贼寇,陈胜无法坚称自己是‘仁义之师’。
原本一点也不仁义的‘仁义之师’,将真正化为暴徒贼寇。
让百姓、让三老与豪绅,比此时还要凄惨无数倍。
所以,陈胜要赢得大义,必须打造‘仁义之师’。
百姓要活命,只能选择‘仁义之师’。”
侏儒这番话算是推心置腹,没半点虚言。
羽太师陷入沉思。
侏儒看了她一眼,继续道:“仙道、神道,是远超‘凡间仁义之师’的强大力量。
仙道神道若是失控,对凡人的伤害必定更大。
划分界限,让‘神仙’天然保持更加崇高的形象,其实是人道与仙道共同的需求。
神仙皆是凡人做。
从凡人蜕变为仙人起,天然为他套上俗世的道德枷锁,非常必要。
苛责神仙不是道德圣人,就像苛责士兵没有‘圣贤之仁义’,这过分了。
但要求将士仁义,要求所有神仙努力成为道德圣人,很应该。
比如,背誓天师一案。
有‘仙人必须高风亮节’的道德束缚,尚且有那么多天师背誓.喔,贫道得告诉太师,让叶九天参加华山论道,利用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