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城北万岁呼声振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一章 城北万岁呼声振 (第2/3页)

整条地道,每隔数十丈,便设有一处这样的通风口,竹筒交错埋设,形成隐秘的呼吸脉络。

    通风兵士们轮番挤压羊皮做的通风皮囊,动作轻缓而持续,不敢有半分急躁。

    火把的火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顽强不灭,映照着前方越来越深的黑暗隧道。

    ……

    问知了张升,再有多久,地道便可掘至城北魏营。

    李善道叮嘱他了几句,令他务必不可急躁,须当以稳扎稳打为上,宁缓勿惊,又唤来萧裕,令他说道:“地道渐至魏营,魏营若设有地听,掘子军挖掘之声,或会被他们听到。明日起,你每日遣骑千人,轮换驰於地道左近,逼近魏营,佯示威慑,以马蹄声混淆其地听之耳。”

    萧裕领命,自去布置不提。

    休整一夜,次日,李善道军令再下,城北、城西、城东三面汉军,继续大举攻营。

    这一攻,就是整整四日。

    前两日,仍是昼攻夜歇,到第三日时,入夜后也不再收兵,换为日夜连攻。连续四日,尤其第三日、第四日开始的日夜不歇,城北、城西、城东三面魏营压力倍增,疲於应付。

    高曦、高延霸等催兵奋进,将城东的甬道彻底破坏。城西方面,刘豹头、石钟葵、薛万彻等将,亦在薛世雄的统一调配下,虚实相间,以佯攻北段,突击南段的战法,将城西魏营南段的甬道予以了严重损坏。城北此厢,战果亦是颇有,焦彦郎身临前线,攻破了东甬道数段。

    ……

    管城,北城楼上。

    李密连着四日没有再下城头,特别第三日、第四日,目不交睫,紧盯三面战况,直至子时仍伫立不动,唯以冷水擦面强撑倦意。寒风割面,城头火光映得他半边身影猩红如血。

    汉军如潮的攻势,到的第四日,即二月二十六日清晨,暂且稍止。

    前线的将士撤下,然三面魏营的守卒,未及喘息,后续的汉军生力军便再度压上。

    放眼望去,整个管城城外的魏军诸营下,除了城南,无不是汉军如蚁附膻,层层不绝。云梯、冲车在两下交织的箭雨、投石中,或矗立营墙之前,或反复撞击营门、甬道。尘烟裹着焦味、血腥味升腾弥漫,弥漫四野。各营魏军疲态毕现,箭矢渐稀,滚木礌石,已有的接续不上。

    遥遥见的,魏营各处烟火升腾,士卒奔走呼号,仓皇补防。

    心头越来越是沉重,不知何时,李密嘴角撩起了几个火泡,生疼生疼。王伯当等将,依然留在城头,陪从与他的,只剩下了徐世绩一人。包括裴仁基在内,都已亲自到了各营压阵。

    徐世绩偷觑其面色,出言宽慰,说道:“明公,‘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汉军近数日攻势虽猛,然料其不能持久。我军固然疲惫,汉军焉不疲也?但再坚守一两日,汉军此轮之攻,势将告止。届时,彼已竭力,不仅我破损之营房可得修理,甚或可借此反击。明公切请宽心。”

    “懋功,卿所言甚是。”李密强展笑颜,温言答道,“观城外诸营,甬道虽多被毁,然我营墙多尚坚固。计连日汉军攻城,各营所报杀伤之数,汉军之折损,已不下数千。其总计兵力顶多十万,折损已近一停。以我度之,这轮攻势过后,汉军定是就不会再有多少余力,接着这般的猛攻了。旬日之内,汉军势将撤退,此战我可胜矣。”

    己方诸部所报的汉军折损,不见得是真的,——或者可以确定的说,肯定有水分,水分还会不小,但诸部所部的己军折损之数,却真实性就大得多。

    徐世绩尽管被李密猜忌,到底仍是魏军大将,对城外诸营报上的折损之数,他还是知道的。

    汉军有没有折损一成兵力不知道,就最新的汇总,各营魏军守兵,统共伤亡,不算轻伤,只算战死、重伤的,倒是已快一二成之多了。这还是在魏军有营垒为守的情况下!

    汉军之锐,攻势之凶,由此足然可见。

    徐世绩应是,恭谨答道:“此皆赖明公预先部署得当,我城外诸营坚固,汉军虽猛而无功也。”

    “待此战获胜,留一部兵,驻守管城,阻汉军南下,主力便可回师兴洛仓城。虎牢虽失,王君廓外无强援,请裴公出面为我招降关内其部,此关必可失而复得。至仓城之后,与房长史内外相应,黄君汉、赵君德诸辈皆非将才,彼辈到时若仍未退,歼之易也!”

    李密侧过身子,亲热地拍了拍徐世绩的肩膀,微笑说道,“纵然山东、河南大部暂失,只要仓城依旧在手,重整兵马,有何难哉!先定洛阳,再与李善道较量便是。懋功,尚需卿佐助!”

    徐世绩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