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善阳城外鼓角动 (第2/3页)
,只留少量游骑监视渡口、渡河的唐军动静。到了离石县城,加紧构筑工事,挖掘壕沟,设置鹿角;又分兵据守吕梁山隘,做阻唐军东进的准备。两天后,又闻报,唐军主力也已尽数抵至,开始大规模渡河;下午陈敬儿派出的两千援兵到达离石。
一时间,定胡渡口至离石县之间的狭长地域,战云密布,双方斥候频繁交锋,小规模冲突不断,但大规模的战事却暂时沉寂下来,形成了一种暴风雨前的压抑宁静。暂且不必多说。
……
与西线的压抑不同,北线的战局则如阵阵滚雷,不仅绵延未断,且战火更烈。
王君廓、苏定方接到令旨之后的第二天晚上,高曦、魏刀儿等接到了李善道下给他们的令旨。
“准卿所奏”、“晋为并北道行军元帅”、“许临机专断”等令旨的言语入眼,素来沉稳的高曦,眼中也不由得迸发出锐利的光芒。——须知,“行军元帅”、“行军总管”虽都是方面之任,两者的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只统辖一路兵马,前者则可统辖多路兵马,堪称专征之权。远的不提,只隋肇以今,能出任此职者,多是宗室,或为像杨素这类的功勋重臣。唐肇建后,也曾任过元帅,比如这次李世民、李建成两路出兵,便皆以元帅名号统军,可唐所任过的元帅,到今为止,也就只有李世民、李建成两人而已。而李善道竟以一道令旨,将此殊任授令於他高曦,足见信任之深。这等明主,怎能不竭忠效死?高曦当即召集诸将,宣示令旨。
魏刀儿等将听过令旨,皆肃然动容,齐声说道:“谨奉圣上令旨,愿随元帅破贼,以报君恩!”
高曦性格稳重,临机该决断之时,却也果决,没有丝毫耽搁,便以元帅身份传令诸军:“令李破虏引骑为先锋,今日开拔,过桑干镇,先赴善阳,清扫刘武周外围游兵;传令萧将军,请萧将军分兵沿桑干泉南下,至楼烦关,构建营寨,以备阻刘武周主力回援善阳。
“令程咬金、甄翟儿部牵制刘武周主力,其若回援,便扰袭之。令宋金刚部配合程咬金、甄翟儿部,夹击刘武周部主力。令程、甄、宋三将,务必死死缠住刘武周主力!令魏刀儿部留兵千人驻繁畤;令萧绣督田留安军驻守雁门;其余各部悉随本帅於明日拔营,向善阳进发。”
——繁畤城,在攻下雁门之前就已攻克。
军令如山,汉军北线各部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李破虏所部数百骑,当日离营,向西南方向的西陉奔进。仲夏的烈日灼烤着骑士们的铁甲,汗水浸透了战袍,马蹄翻飞,热风裹挟着沙砾抽打在脸上,却毫不停歇,疾驰如风。
次日上午,魏刀儿、刘兰成、高曦等各部主力,在高曦的亲自率领下,亦离营而出,带着在雁门城中得到的军资缴获,向善阳挺进。大军过处,烟尘滚滚,旌旗蔽日,“高”字将旗和“并北道行军元帅”的旌节,猎猎作响,宣告着一场决定代北命运的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
临汾,汉军大营。
李善道表面上依旧沉稳,但每日必至中军大帐,在巨大的沙盘前,反复默然推演。刘黑闼、屈突通、李靖、徐世绩等核心诸将,也是日日必来,时刻等待来自西、北两线的军报。
“报!王君廓、苏定方已放弃强攻渡口,退守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