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可汗突围欲奔胡 (第2/3页)
“可汗!恭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然如今之势,可汗难道还看不明白么?善阳已成孤城,可汗再守下去,除了让跟从可汗起兵的故旧部曲陪葬,除了让城中百姓遭害,还有何益?
“汉皇宽仁,天下皆知。可汗若肯归顺,汉皇必以王侯之礼相待,善阳军民亦可免遭屠戮。可汗纵然不念自身,也当仁义为怀,为这满城百姓,为追随可汗多年的将士们着想啊!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汗一世英雄,何必执迷不悟,徒增死伤?”
刘武周大骂道:“住口!你这黑脸胡儿,自你从朕,朕何曾薄待过你?雁门告急,朕亲授兵权,委你重任,岂料你丧师辱国,不以死尽忠,反降汉贼。不忠不义之徒,何脸面妄谈仁义?”
高满政接口说道:“可汗,义与不义,非凭一言。可汗北联突厥,引狼入室,代北百姓苦之久矣!这便是‘义’么?至於可汗说‘宁为玉碎’,可汗身边的这些将士,俱久从可汗出生入死,可汗就忍心让他们全都‘碎’在这孤城之中么?他们的父母妻儿,又当如何?这又是可汗的‘义’么?”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城头守军将士的心上,不少人低下了头,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刘武周环顾左右,看到的是部下们疲惫、惶恐而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眼神,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骂,却感到一阵无力。
他知道,高满政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戳中了当下的死穴。
外援已绝,城内……?他不敢再想下去。
最终,他颓然地挥了挥手,声音嘶哑地令左右兵士:“给朕射箭!”
箭矢稀稀拉拉地射下。
高满政朗声说道:“可汗既执意如此,卿等别无选择。”
说罢,拨转马头,与尉迟敬德等驰回汉军大阵。
就在他们入阵之后,汉军阵中战鼓擂动,新一轮攻势开始了。
……
加入了宋金刚、王须达等部兵力,汉军这一次的进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
汉军士卒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一架接一架地架上城头。却因主力覆灭、高满政方才言语,而守卒士气愈发低落。刘武周、苑君璋、杨伏念、郭子威等分在各处城头督战,勉强支撑到入夜。汉军攻势不止。刘武周令黄子英代他在城头督战,唤苑君璋等近臣还宫中商议对策。
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苍白的面容。
城头喊杀声传来,十分压抑。
“诸卿,”刘武周环视诸臣,强作镇定,“贼势猖獗,善阳危蹙。谁有良策,可解此危局?若能献计退敌,朕不惜裂土封侯之赏!”
殿内沉寂,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众人皆垂首,苦无良策。
苑君璋之子苑孝政见无人应答,鼓起勇气,伏拜说道:“陛下!汉军势大,善阳孤城难守,内外交困,将士离心。为满城军民计,为陛下安危计,不如暂降汉军,以图后举。”
他话音未落,苑君璋已勃然变色,将他揪起,劈手一个耳光掴去,怒骂道:“犬子何敢妄议大事!”向刘武周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听此小儿之言!窦建德前车之鉴不远!他降了李善道,结果如何?虽得封国公,不过阶下之囚,几同软禁,出入都不能自由,性命操之於人手!李善道貌示宽仁,实则猜忌之主。陛下若降,只会和窦建德一样的下场!”
杨伏念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苑公所言虽是,可郁射设不愿出战,我军军心已散,若不降,又如之奈何?”
宛君璋说道:“方今天下,能与李善道抗衡者,只有唐。唐据关中四塞之地,兼有巴蜀天府之国,兵精粮足。其与汉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