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诸将离石疑懋功 (第2/3页)
而更壮其声势,并对王、苏两部造成压力。便令王、苏暂只管守好关卡即可。”
堂下就坐的王行本等,互相看了眼。
徐世绩的这番推测,与他们昨日接到王君廓、苏定方军报后商议得出的结论相同。
陈敬儿应道:“是。今大将军已至,则王、苏二将军底下宜战宜守,便悉请大将军指示了。”
“王将军骁勇有谋,苏将军智勇兼备,两位将军麾下皆我精卒。山隘之守,仆愚以为,暂不必多虑。却方下需虑者,仆在来龙泉的路上,一再思量,实在四点。便是行军、粮秣、人心、攻坚。仆奉圣上令旨,此来与诸位将军共攻离石,若欲不辱圣谕,小有功成,此四事最为紧要,非先解决不可!”徐世绩抚摸着胡须,面色温和,环顾诸将,说道,“不知公等以为然否?”
却是言谈举止虽然客气谦虚,而才到隰川,刚至郡府,徐世绩话未几句,即转入进攻离石的正题,作风则甚雷厉风行。——在场诸人,多是武将,雷厉风行的作风倒正合诸将之意。
王行本等不觉就又彼此相顾了下。
陈敬儿毕竟也算是瓦岗老人,很早就认识徐世绩了,对徐世绩的脾性却有些知晓,因对他的“谦虚有礼、雷厉风行”并不奇怪,就接住了他的话,说道:“大将军此言极是。若攻离石,确乎是大将军所指的这四点,必须首先筹谋。
“仆奉圣上令旨,至龙泉已有多时,前并曾入离石郡数十里,察视敌情,对离石郡的地理情势,而下稍有所知。此郡与龙泉相仿,境内多山。邻龙泉郡之南部地界,山峦连绵,莫说大军可通行之路,纵是寻常小径亦极稀少,人马行进殊为不易。尤以雨后,山路泥泞,车仗难行,若无向导,极易迷途。正是大将军这四条中,所指之‘行军’此条,可谓难也!
“又大将军所指之第二条,‘粮秣’一务,亦甚棘手。离石郡山多人稀,闻之大业初年,尚太平时,户才不过两万余,今经丧乱,历刘龙儿、刘季真父子劫掠,继遭隋军剿杀,民口或死活逃,十不存一,耕稼尽废,野无遗穗,大军入境之后,难以就地取粮,此‘粮秣’之一难也;而若自龙泉转运,山路难行,粮秣输送艰难,此又一难也。
“人心方面,郡中汉民存之无几,山林间多为稽胡杂种,因王君廓屠刘季真部曲数千之故,这些剩下的稽胡各部,对王师多怀怨望。我大军若入,固不惧彼辈为患,然彼若避入深山,抄掠粮道,则防不胜防;或投附唐军,为其通风报信,则我军虚实为敌所洞悉,此亦堪忧。
“至於攻坚,若我军能够得以进至平夷、修化、离石城下,以我之锐,攻之自无坚不摧。然从龙泉入境之后,西路为秦晋峡谷,绝无通途,唯中、东两路可行。这两路俱山险路狭,中有黄芦岭最是险要,为离石、修化之南面门户;东南有高唐关,为平夷之遮蔽,两关据险而立,以兵据之,虽有十万之众亦难骤破。故欲取离石,必先夺二关。然据探报,唐军在此两关,已是各遣精兵据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