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便因天威柳礼投 (第2/3页)
柳崇礼知情识意,和李神通一样都已猜到,徐世绩今日召见他俩是为何事,这时听得徐世绩此言,不待徐世绩多说,便再离席,躬身说道:“大将军所言此‘功’,仆若料之未差,或是欲遣仆为王师招降修化?敢禀大将军,大将军令下,仆自是踊跃从命,万死不辞!唯有两难。”
“足下聪颖。不错,俺正是欲劳足下为俺招降修化。难在何处?”
柳崇礼如实答道:“敢禀大将军,修化守军非是李公部曲,系李高迁部也。仆与李高迁并不相熟,此一难;李高迁本岐州人,客居太原,因有勇武,唐公引致左右,后唐公举兵之际,执高君雅等有功,遂以右三统军隶世民从下霍邑、围长安,力战有功,今为伪唐之右卫将军、江夏郡公,此人实唐公心腹鹰犬,即便仆与他相熟,往去招之,恐他也不会降从,此二难。”
“修化驻兵多少?”
柳崇礼答道:“计李高迁一部,约两千步骑。”
“李世民此犯河东,所带步骑总计多少?民夫多少?”
柳崇礼答道:“步骑总计四万四五千数,其中骑兵占了两成多。因为出发的仓急,民夫未有征发太多,不到两万。”——一般来说,三五百里以上,千里之内的中远程行军,负责转运粮草、器械、帐篷等物资等的民夫数量,少说也得与动用的兵马数量相当,李世民这次来河东,统带了步骑四万多,随军的民夫却不到两万,这的确是出发仓急,人手紧张。
“现在离石县、定胡县的唐军计有多少?将校、谋佐何人?”
柳崇礼答道:“离石大营,计有步骑两万,其中骑兵两千余数;定胡营和定胡渡营计有步骑三千。李世民指令窦轨为代理主将,李神通、长孙无忌为副。谋佐有杜如晦等。”
“俺听说李世民歼灭薛仁杲后,薛仁杲的部曲多有降者,今在离石者可有?”
柳崇礼答道:“李世民歼灭薛仁杲后,收得精卒万余。这万余降卒,皆从他来了河东,现留在离石大营的约五千余数,剩下的则或从他在静乐,或拨与殷开山、侯君集帐下在秀容。”
“离石营粮秣可供多久之支?”
柳崇礼迟疑了下,说道:“敢禀大将军,此悉军机,知离石储粮数者,唯李世民、窦轨、李神通、长孙无忌等数人而已,仆却不知。然尝有闻,粮秣或足旬日之支。”
“旬日之支?从定胡渡转输到离石的后续粮秣,可是每日都有?一次转输多少?”
柳崇礼答道:“也不是每日都有。因这些后续粮秣,并非全都从永丰仓运来,部分是由延安等沿河郡县筹措完后,便即直接输送河东,故有时连日皆有;有时一两日一次。每次转输到的粮秣数量亦是军机,仆不得与闻,然偶有听李神通言及过,多则数千石,少则千余石。”
“足下既言永丰仓,俺正有此疑欲问。闻唐公举兵,犯关中时,华阴令李孝常以永丰仓降献唐公。永丰仓储粮充足,缘何李世民此犯河东,却所携军粮只足旬日之支?”
柳崇礼对此,知其缘故,答道:“敢禀大将军,永丰仓储粮是有,但比之黎阳、兴洛诸仓,其之储粮实不如之。先隋代王杨侑留守长安时,百姓饥馑,已不足粮救之;后唐公入据长安以后,一则倾府藏以赐勋人、安百姓;二则与薛举、薛仁杲父子恶战经年,是永丰仓之粮已不敷用。兼以此次唐军自长安出兵,乃两路并进,除李世民此路,另有李建成一路,皆需粮秣,又两路出兵皆甚急也,民夫人少,因故李世民军中所携之粮,只足旬日之食。”
徐世绩默算了下,加上民夫,唐军合计六万多人,四五千匹战马,人吃马嚼,省着点用,一天所需耗之粮秣,也得一千五百石往上,——一千五百石看起来数字不大,折合成斤的话,一石约后世六十斤,便接近是十万斤了。却一千五百石,也就相当於是平均下来,每天转输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