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扬眉吐气呼单公 (第3/3页)
久,披衣而起,在寝帐里就着烛火,看了军报。
烛光摇曳,他眉头深锁。思虑多时,放下军报,他抚摸虬髯,半带后怕,半带失望,叹了一声,说道:“下午我贤兄出营突击时,俺就惊诧李世民怎会在此。原来他两路布置,非但料到了俺调王、苏两位将军前来助战,且还自伏城西,分明是欲反歼我军!还好,昨日不曾接战。今晚得王、苏两将军此报。”打发了信使出去,在帐中背手踱步,寻思下步对措。
第二天,徐世绩召单雄信等将到中军帐中议事。
诸将到齐,单雄信最后来至。他一进帐,先到诸将相继起身,向他叉手行礼。却这军中,看重的是骁勇,便单雄信有不堪过往,昨日差点擒下李世民这一战,足以令诸将无论对他的人品怎么说,至少对他的悍勇不能不佩服。单雄信主动迎接诸将视线,微微点头,权且回礼。
“贤兄到了,快请坐下。有新的军情计议。”徐世绩亦起将身,请他入座。
单雄信坐到左边上首,与邴元真相对,问道:“大郎,甚么新的军情?”
徐世绩出示王君廓、苏定方的急报,下到帐中,亲手与他看,说道:“李世民悄然从静乐返回,先遣樊兴等部,截击王、苏两将军,继自引精骑藏伏修化城西。其意明显,为歼我军。於今看来,昨日正不宜接战。我本欲借贤兄昨日突袭李世民之机,待王、苏两将军至后,便进军与战。无奈王、苏遭伏,寸进不得。方下度之,我军只有尽快撤军了。”
单雄信三两眼看罢军报,丢到案上,却不以为然,说道:“大郎这叫甚么话!王、苏虽然遭伏,不能赶来助战。我军士气旺盛,未尝不可与唐贼一战!且李世民在城西埋伏不成,其计已泄。我军当前,愚兄之意,不可撤军,应反进战,借三军之气盛,定可大破唐贼!”
“贼兵众於我,现又李世民亲自坐镇,我军气势虽盛,不可浪战。胜则罢了,一旦落败,我军深入敌境,后多山也,恐将尽覆於此。况纵胜了唐贼,我军也已力疲,修化城亦无法攻拔,最终我军仍是须撤。”徐世绩摇摇头,耐心将昨夜所思道出,说道,“故当此宜速撤为是。”
单雄信昨日刚刚展眉,一片急切再战之情,然徐世绩所言在理,邴元真、张亮等皆随着附和。他亦无法,尽管不甘,末了却也只能同意了徐世绩的意见,说道:“昨日大好良机,恨未能擒获李二!”埋怨徐世绩,“弟昨日若亦遣骑出战,李二定然已为愚兄所擒!”
就不说李世民随从诸将、数百骑皆是他唐军的勇将精骑,也不说十来里外就是“马三宝”所率的唐军步骑主力,便只李世民骑的是上等好马,他又射术出群,则纵使徐世绩亦遣骑出战,又怎能将他擒获?略有恋战,唐军主力步骑杀回,出营的将士反将尽陷。
徐世绩也不解释,笑道:“贤兄说的是,都是弟的过错。上与圣上的奏表中,弟自承其罪!”
“只恨未能擒下李二,献与圣上!”单雄信又说一遍。
徐世绩心领神会,再又笑道:“贤兄的骁勇,弟亦当在奏章中细陈。”
便就议定,今晚就撤兵。
入夜后,徐世绩先令斥候悄探了修化城中、修化城北唐营的动静,皆无异动,便打开营门,也不打火把,步骑有序而出,人衔枚、马衔铃,无声无息地於夜色掩护下向南而撤。
唐军大营,李世民却也派了斥候在汉营附近暗中窥探,但这些斥候,多半被潜出的汉军斥候摸到杀了。仅有少数奔逃回去,向李世民急报汉军撤退此讯。唐营将士已然安歇,再调兵追击,已来不及。李世民怔然稍顷,抚须喟叹:“利则急战,不利则退。徐茂公,名将之资也!”
只能由着汉军撤去。
唐军斥候一路尾随,直跟到黄芦关,还来禀报:汉贼撤入关中,加强关防。
李世民正与窦轨等商议,接下来如何反攻黄芦关。当天上午,秀容军报送至:宋金刚、高曦、萧裕、魏刀儿等部合兵,号称五万,进向秀容。两关未复,秀容告急。与谋诸人皆是无从。
窦轨请李世民屏退左右,向他进上了一言。一番话,正说到李世民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