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秦敬嗣守令化危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六十九章 秦敬嗣守令化危 (第3/3页)

可不虑。

    又一将起身,则是赞同秦敬嗣的意见,说道:“圣上神武明察,大将军虑之甚是。唐贼攻桃林时,虽然亦有驱民填塞沟堑,然并未驱民为攻城前行,今於陕县却为此毒策,——又尽屠我桃林俘虏,或其意,果是不在陕县城而在我弘农主力,是为先激我军愤慨,后以百姓为饵,诱我出援,若我军为所动,必陷其伏。此等奸谋,岂能容之得逞!我军方下唯宜闭城固守,待圣上援兵驰到,即可解此危局。此刻纵有千般诱胁,亦当忍痛不动,以全大局。”

    诸将视之,说话之人薛万均是也。

    秦敬嗣是主将,薛万均是副将,不但有李善道的圣谕指示,并且他俩意见一致,其余诸将纵仍有因桃林同袍被屠而心怀悲愤者,或忧陕县军民之心崩溃者,遂也只好不再多言。

    源大师说道:“大将军心意既定,陕县军民士心却也不可置之不顾。仆愚见,可遣军吏赶陕县,传达大将军固守待援之意,并申明圣谕军令,以安军心。又可令张桃符,遍告城中,设法以李建成残虐之状,宣示仁义在我,反而激厉士民同仇敌忾之心。这般,方可稳妥。”

    “长史此言甚是。”秦敬嗣沉吟了稍顷,说道,“唯是怎么做,才能反激励士民同仇敌忾?”

    源大师说道:“仆有两策。一则,可通传军中、城中,今唐贼驱民为锋,草菅人命,视我百姓如猪狗也,已这般残暴,则若城破,城内士民的下场可想而知,必将尽被屠之,唯有死守待援,方有一线生机。二则,唐贼夜晚撤军时,可遣死士坐垂篮下城,收敛城外遇害百姓的尸体,不需要收敛太多,即使只收敛十数具,然后於城头公开礼葬,立幡祭奠,足便可矣。

    “两管齐下,以彼之恶,彰我之义,或即能反以此使城中士民知退无可退,激起民愤,从而坚其死守之心。如此,既不堕敌之奸计,又哀兵必锐,其志可坚,城必可坚守至援到时也。”

    秦敬嗣连连点头,说道:“长史此两策,果然高明!”

    当即下令,便命心腹吏持其将令,驰赴陕县传令。令中,告诉张桃符等守军将士,河东的主力至多十日内便可抵达,。及将源大师两策密告张桃符,令他依计行事,稳定军心民情。并又叮嘱,一定不可出城浪战,只管坚守城池,静待援至。

    ……

    秦敬嗣的军令,火速送往陕县。

    传令的军吏夜半时分,到了城外,遥遥眺之,见除城北以外,三面俱是唐军营帐连绵,火光映天。火光的映照下,可以望见城外近处、被填塞的护城河内外,遍地被唐军杀死、或被守卒射死的百姓尸体,横陈枕藉,惨不忍睹。他远远绕到城北,穿过唐骑的游哨的间隙,游过护城河,潜到了城下,举起火把,低声呼号。城头守军闻声俯视,认出是秦敬嗣心腹,急忙放下绳索将其拉上城垣。军吏顾不上浑身湿透,急至县寺,见到张桃符,将秦敬嗣将令与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