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姐,我耽误你了~ (第2/3页)
“不过,鲁大爷也没白叫。”
“我去市经委开会的时候,那些技校校长和厂长不认识我,谁也不理我,只有我鲁大爷来了跟我说话,我当时心里老感动了。”
“我鲁大爷跟我说完话,其他人也开始跟我说话了。”
陈妈妈听的心疼了。
“你这半年在片儿城受了不少委屈。”
陈露阳乐观道:“也不算受委屈,都是人之常情。”
“那咱们一无所有的去找人家,张口就是帮忙谈合作,人家也不该咱的,不答应也是正常。”
“反正唠呗,能唠到一块就唠,唠不成就再换呗。”
“这不,最后我也自己唠成了俩合作嘛!”
看着陈露阳乐观开朗的模样,陈妈妈越看越高兴。
她就是喜欢这孩子身上这股乐观开朗的劲。
“说归说,别耽误吃饭,多吃点肉!”陈妈妈乐呵呵给他碗里夹了块排骨。
“嗯呐~”陈露阳美滋滋的接过排骨,在嘴里一啃!
红烧的汤汁伴随肉汤在嘴里爆开,嫩嫩的,香香的。
“真香!”
陈露阳忍不住冲着陈妈妈咧嘴一乐,
“真的,打小到大,除了我妈,就阿姨你做饭最香!”
陈妈妈高兴道:“香就多吃点,还想吃啥,阿姨下次还给你做。”
“嗯嗯嗯!”
瞧着自己媳妇儿和陈露阳亲近的模样,陈拓微微有些不那么高兴。
但是这些不高兴,跟“一二九”运动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陈拓开口问道:“你们学校搞这次一二九运动,还有啥形式?”
陈露阳立刻接话:“形式可多了。”
“除了火炬接力和演讲,还有诗歌朗诵会、校园剧、纪念展览、老校友返校开座谈会,甚至还请了音乐学院的合唱队来唱《保卫黄河》。白天晚上连轴转,气氛特别浓。”
陈拓听得颇为感叹。
“片儿城确实是好啊!人才多、院校多,啥形式都能有。”
陈露阳好奇:“叔,咱们省今年也想搞活动?”
陈拓点头,道:“现在国家一再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省里研究了几次,想搞一场声势大的全省性群众文化活动,但是问题是,形式上还迟迟定不下来。”
真要说举办文艺活动,
去年夏天省城又是音乐会,又是话剧团、歌舞团到工厂和单位演出,可以说全民文艺气氛浓浓!
但要是今年还照搬那一套,群众新鲜劲儿就没了。
一听未来老丈人说出了顾虑,陈露阳马上重视起来!
想了想,
陈露阳道:“叔,我觉得我觉得咱们要搞,就得搞出点特色来。”
“这个活动,是不是可以这么弄,就是说:
咱们可以围绕省里的优势文章来做:
冬天咱有冰灯雪景,可以办群众冰灯展;
工厂里有大批职工文艺骨干,可以办全省厂矿书画、速写、木刻连环画展,再配套黑板报、宣传橱窗评比;
再加上搞个全省读书月,新华书店和图书馆联合做流动书摊、流动图书车,放映队、广播站开专题专栏,让机关、学校、厂矿都动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形式新鲜,老百姓愿意看愿意参加,而且还能把咱们省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示出来。”
陈拓眉毛微微一扬:“那主题和调子呢?这个怎么处理。”
由于怕走偏路,现在省里之所以一直迟迟定不下来,就是因为大家都拿不准——
一怕台上热闹、台下空,老百姓看完就忘;
二怕排场铺得大、劳民费财,落不到实处。
听了陈拓的话,陈露阳道:
“这事儿也好办。”
“只要咱们定个统一主题,把冰雪展、厂矿书画木刻连环画展、书香读书月都拢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旗下,那宣传口径就顺顺利利了。”
“我觉得吧,可以抓‘劳动创造、文化振兴’这个主线,通过群众身边的事、看得见的成果来引领:
冰灯讲‘团结建设’,
书画木刻连环画落到‘劳动最光荣’,
读书月打出‘知识就是力量’。
既接地气,又有高度。
这样就能既热闹又不走样,花架子的事儿咱们就不用担心了。”
嗯?!!!
陈拓眼睛亮了。
“行啊,小伙子挺有办法啊!”
真不愧是北大读书的人,这脑瓜确实是灵啊!
陈露阳乐道:“我这也是现学现卖,我在学校不是外联部的干事么,平时跟着我们部长来回跑,啥事都经历点。”
“看得多了,也就琢磨出点门道了。”
陈拓听完,指尖在茶碗沿上轻轻一敲,眉头舒展开来。
其实,对于这个事儿,陈拓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一方面,冬天的冰灯雪景本就是省城的优势,如果能把群众自发堆砌的冰灯、冰雕,提升到全省层面来组织,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在全国叫得响;
另一方面,省里的工厂、矿区有大批工人文艺骨干,诗歌、书法、连环画、黑板报、文艺演出,都有群众基础,要是能把这些散落在基层的火花拢到一块儿,也能汇成一股声势。
再配上读书热正兴起的劲头,新华书店、图书馆、厂矿学校一动员,就能形成“全省读书月”,把精神文明的旗帜竖起来。
设想是有了,思路也并不复杂,放在桌面上看,哪一条都顺理成章、顺乎人心。
可真要落到实际操作上,却又牵扯千头万绪,远比想象的难。
冰灯展得牵扯到市公用事业局、园林处,还得有电业局配合供电;
工人文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