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各有各的准备 (第1/3页)
富春江风吹拂。
车辆从甄嬛城旁边缓缓驶过。
两个月时间过去,上次听到的叮叮咚咚已经消失不见,现在那里面绿树成荫,飞檐中挂着的小铜铃随风发出清脆的缕缕嗡鸣。
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进去查看,好好研究花费一个多亿搭建起来的布景是何等模样。
只可惜。
警戒线牢牢封死。
非甄嬛传剧组高层,其余人等一律非请勿入。
只有部分工人进行着最后修缮工作,逮到工人递上香烟询问几句,人家也只是摆手笑了笑表示不能多说,反正弄得很漂亮就是了。
眺望几秒钟。
李洛加快速度向前开去。
没多久。
就来到前面的维城。
跟披着神秘面纱的甄嬛城一样,由于东、陈可薪等人搭建起来的维城同样处于保密状态,任何群演和演员都不能在里面胡乱拍摄。
原因很简单,这是生怕提前曝光布景。
对大片来说。
场景是个很重要的卖点。
剧组选择在什么时候往外放消息,以及释放出什么样的场景照片都有所讲究。
这些布景,要用来不断吸引和勾起影迷们的兴趣。
像《叶问2》。
到时候可以在维城中拍摄。
但是有一点是受限的,那就是在《十月围城》尚未结束上映之前,《叶问》剧组绝对不能抢先对外公布任何关于维城的场景照片。
如果违反约定。
到时候肯定会迎来高额索赔。
车辆停稳。
立刻有人快步迎来。
“洛哥!”
刚下车便迎来一张皮肤略显黝黑,长相却斯斯文文的面孔。
“老秦。”
李洛笑着握住对方的手,上下打量道:“这段时间还真把你给晒黑了,《十月围城》现在拍摄得怎么样?”
秦彬。
影视城经理
对方是浙省杭市人。
本科毕业于985高校,之后到港岛继续深造。
结束学业后。
秦彬怀着童年梦想。
选择一头扎进迪士尼乐园。
该乐园筹建之初就从基层员工做起,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打转,逐步成为核心运营部门的中层干部,相关资历非常亮眼。
但是受限于内地人身份,在职场中饱受排挤、打压。
隐形天花板。
牢牢压在他的脑袋上。
再加上不会溜须拍马,以至于事情没少做,升职加薪这种好处却跟他没多大关系,只不过各种考核实在是太亮眼,压不住才往上升那么一升。
如此情况下。
秦彬萌生返回内地发展的念头。
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国内游乐场多、影视城也多,看似遍地都是机会,可这里面大多都是圈地跑马的草台班子,实力雄厚的那些平台又难以跻身进去。
毕竟这个社会。
有时候不是能力强就能玩得转的。
但凡涉及到十来亿规模的项目,谁不喜欢用知根知底的人来操盘。
恰在此时。
秦彬的一个学长。
曾经在沃顿商学院就读的学长打电话过来,问他有没有兴趣到星火影视试一试,那边有着一大片空白的蓝图可以从容描绘。
经过双方深入了解、沟通。
秦彬也就稳稳站立在距离家乡不远的土地上。
“挺好的。”
抱上李洛从酒店带来的东西,秦彬往前面带路:“剧组正在拍摄梁佳辉和胡均的戏份,嗯,黎铭、谢霆峰也在,片场的运作状况良好。”
“当然中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正在努力适应。”
游乐园和影视城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可也存在着一些他平时压根就没接触过的东西。
因此秦彬这段时间算是废寝忘食。
争取尽快上手。
“洛哥。”
秦彬落后半步,主动向大老板汇报起工作:“这段时间有不少横店的公司过来跟我接触,其中包括摄影器材、服装、道具甚至是马匹。”
“他们都想跟影视城达成相关合作,这方面不知道总公司是怎么考虑的?”
“另外还有。”
“我们是否要成立属于自己的演员公会?”
“方便管理、协调、安排。”
草创阶段。
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影视城的工作极为繁琐,不是说把地方盖好就行,还得围绕着影视基地完善起一系列配套设施,这样才能让剧组舒舒服服地进行拍摄。
如果什么玩意都缺。
就算凭着关系将剧组拉过来,人家也不会再来第二次。
而这些配套服务。
往往也是影视城能否赚钱的关键所在。
单单靠景。
其实挣不了什么钱。
摄影器材、道具、服装等等物件的租赁看起来不起眼,常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包括剧组盒饭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别小看盒饭。
这里面的利润却一点都不少。
李洛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港岛那边的有活力分子为了争抢工地的盒饭生意搞到亮刀晒马。
没钱挣。
哪里吸引到这些家伙。
只要能将影视城的人气做起来,还真不愁没有挣钱的门道。
演员公会也是如此,在横店那边百分九十以上的剧组找群演都得通过演员公会,而那些群演的收入都要抽走百分之十作管理费用。
本心当然是为了方便管理。
可里面要说挣不到一些小钱钱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画皮》、《叶问》的票房分账陆续到手,《正阳门下》也赚了一大笔,外加签约艺人们源源不断的片酬、广告、商演抽成。
自建摄影器材库、自建道具库对星火影视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压力。
反正又不是一下子要砸几千万进去。
慢慢填充。
再慢慢丰富便是。
这些挣钱的机会,自己犯不着主动往外面推。
有些可以用来给关系户。
而有些。
则要牢牢捏在手中。
李洛略微思索片刻,他便认真地和秦彬沟通起影视城的各种配套服务如何落实,至于剩下的空地如何规划发展则不在讨论范围内。
建设之初就已经找业内知名设计师定下来方案。
各个功能区域。
早就划分得清清楚楚。
接下来只需要不断往里投钱,按部就班推行建设工作便是。
闲聊间。
三人漫步在维城中。
出现在眼前的一栋栋非常有年代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