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令人难以置信的目标 (第1/3页)
材料研究所首次点火的消息持续火热,并伴随着时间向整个可控核聚变领域扩散。
官方做了专题报道,高度评价Q1-NTST获得的成就。
而在周三,研究所的第一批访客到来,不是某个科研机构,而是夏国科技方面主要负责人安皓峰的团队。
在整个访问结束,大家回去休整的时候,安皓峰拉着许青舟到办公室喝茶。
“您喝茶。”
许青舟给老人倒茶,知道安皓峰应该有其他事儿要说。
“我已经看了专家们给的技术报告,数据非常完美,上面也很重视乾坤一号装置的发展,这次过来,除了对你们的成果表示肯定和支持外,想代表部里了解您未来的计划。”
安皓峰开门见山。
此前,研究所已经向科技部提交了离子体电流/温度连续1000秒的完整监测曲线和各个部分的数据。
眼前这个不仅是一位24岁的青年,更多的是享誉世界数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十四五规划,国家在电池领域的战略重点由固态电池转移到锂硫电池,可以说,眼前这个青年改变了国家的政策。
“我们预计在两个月内达到劳森点火阈值,并在一年内完成净能量增益。”
许青舟没隐瞒,笑着说道。
“2个月劳森点火阈值,1年净能量增益?!”
安皓峰怔愣了几秒,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缓缓说:“许教授,我虽然不是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家,但清楚地知道这两个目标的难度,您确定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成?”
不管怎么看,都有些天方夜谭。
可控核聚变发展了几十年,目前也只有三个装置明确达到了劳森点火阈值,即三重乘积3×10 keV·s/m。
最近有突破的环流三号,德国W7-X仿星器,米国国家点火装置(NIF)。
前两个仅仅达到劳森点火阈值,后者虽然说自己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但维持时间极短,属于阉割版。
“我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