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九章 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百五十九章 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 (第2/3页)

的纪录。

    7月18日,一场大雨洗刷了盛夏的灼热。

    这些天,材料研究所完成了点火后的所有检测工作,开始准备分析实验数据。

    办公室,许青舟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眉心。

    这次实验,标志着Q1-NTS具有可控核聚变点火的物理条件,接下来就是不断迭代,延长稳态运行时间,降低配套设施能源。

    最终,在整体上实现输出能量大约输入能量,即Q>1。

    “三乘积的维持时间仍然太短。”

    “真正的‘代际碾压’需将昙花一现的能量闪光,转化为照亮城市的持久光芒。”

    上面的意思,只要他能在一年之内做出成绩,示范堆还是有得谈的。

    “但竞争仍然很激烈。”

    初期投资就需要300亿,加上此后的商业堆,成本估计得破千亿。

    国家在保证财政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短期只能保证一个示范堆的建设。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之前取得成果,并附上一份切实可行的技术报告。

    球形托卡马克和传统托卡马克的结构差异导致三大硬伤:环向场强度不足、中性束注入效率低、偏滤器热负荷过载风险。

    “最终,还是需要和传统托卡马克相结合。”

    “前两者慢慢找办法,先将偏滤器搞定。”

    思索了一会儿,许青舟摇摇头,暂时也把偏滤器设计的事情抛在一边,打算看点数学方面的资料换个脑子。

    这些天做梦的时候自己都泡在实验室查看数据。

    数学界这几个月和可控核聚变领域一样热闹。

    4月的时候,9国数学家历时30年完成了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这算是数论与几何的“数学大统一理论“的关键环节,可以为量子场论和弦理论提供新工具。

    中国数学家王虹与Joshua Zahl破解了三维挂谷猜想,成为了下一届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

    许青舟先点开了800页的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论文,慢慢读起来。

    时间悄然进入8月。

    月初,宋瑶过了个生日,接下来就是忙碌的社畜生活。

    3环附近的一座写字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