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六章 要不,我们向材料研究所求助?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七百六十六章 要不,我们向材料研究所求助? (第3/3页)

时间的休整,EAST已经完成了10秒净能量增益维持,成为夏国第一个实现这项壮举的装置。

    最着急,当然要数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这边,为了10月底的实验,疯狂地加班加点,但没几天,依旧碰到了瓶颈。

    会议室。

    一个老教授沉声说道:“我总结了一下,装置运行性能无法提升上去的原因有2个,第一,粒子逃逸率高,高温等离子体湍流导致粒子碰撞逃逸,增加了密度维持难度。”

    “第二,磁流体不稳定性,等离子体边界局域模(ELMs)频繁爆发,引发能量猝发式损失。”

    “这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能从这两个方面群策群力。”

    “其实,关于第一点,我们可以增强磁场约束能力,使用射频波加热与电流驱动,或者从优化等离子体剖面控制入手,进行密度与温度梯度调控。但”

    研究员沉默了一下,还是说道:“现在的传感控制系统,还不足支持我们作这些技术调整。”

    做了技术调整,需要实时数据反馈,对比调整前后的效果,在现在的传感监测系统下,调整前后的数据不会有太大差别,也就看不到调整效果。

    “我听说,EAST能够快速提升,得益于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和第一壁的纳米孔道钨膜,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下他们的成果。”

    一个研究员试探性地说道。

    他说得很委婉,就差说直接去京都那边求援了。

    “对,这样的话,磁流体不稳定性的问题也能得到控制。”

    有人附和。

    不少人也看向张志高,想知道张志高会怎么决定。

    毕竟,他们也知道张志高和京都那边不对付。

    这个时候,张志高身旁的一个中年摇头:“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两个东西的参数,先不说合不合适,即便是合适,大范围的改造,恐怕也得停机半年。”

    他的话出来,会议室开始沉默,有专家叹了口气,“拿到技术了得开研讨会,商量技术怎么用,搞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这至少需要个把月,之后的升级改造,再加上测试,半年都算快的,这个时候,6个月时间有多珍贵,就不用我说了吧。”

    “是啊,我们等不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