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凡尔登 (第1/3页)
对西班牙这样的没有参与世界大战的国家来说,1913年和1912年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国家的经济和工业还因为这场战争迎来了更加繁荣的阶段。
但对于以德法为首的正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来说,不管是1912年还是1913年,可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熬过去的。
因为战争在1912年的下半年爆发,这导致1912年剩下的几个月更像是欧洲各国对世界大战的熟悉过程,各战场虽然焦灼,但却远远不如1913年的战争激烈。
随着1913年的到来,德国和法国在战前策划的进攻计划先后破产,这也导致西线战场的局势从原本的循序渐进变成了有些急躁的猛攻。
1913年7月26日,因为施里芬计划的失败,原本的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黯然下台,德皇威廉二世换上来了一个更支持西线计划的军方新贵法金汉。
对德国和法国西线战场的最大影响,就是前线的伤亡变得更加惨烈。
7月26日到9月1日这一个月出头的时间里,德军的伤亡人数就达到了夸张的36.1万人,死亡士兵11.7万人。
这样的伤亡规模已经相当于德国的一整个集团军了,要是按照这样激烈的伤亡幅度来算,德国在西线战场的军队最多也只能够坚持7个月的时间。
当然,这些德国军队的牺牲并不是没有成果的。
为了抵抗德国军队的进攻,法国拼了命地在国内动员军队,并且从西班牙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医疗物资,最终也只是勉强挡住了德国军队的进攻。
虽然挡住了德国军队的进攻,但法国军队也在这段时间损伤惨重。因为法国军队并非纯粹的防御方,这也导致法国军队无法凭借防御方的优势,给德国军队造成更大的伤亡。
法国军队的伤亡比德国军队还要多,达到了夸张的42.7万人,其中死亡的法国士兵人数高达15.6万人,巴黎以北可谓是哀鸿遍野。
在法国和德国军队漫长的拉锯战之下,德国军队很难在巴黎以北的地区获得太大的进展,短时间内攻克巴黎的美梦也随之破碎。
因为清楚攻克巴黎已经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德国军队也不再将目光只放在巴黎,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德国和法国的整条战线。
到目前为止,德国军队几乎已经完全入侵了法国领土,法国沦丧的国土面积相当庞大,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比利时的面积。
虽然德国在战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这样微弱的优势并不足以转化为胜势,这也是最让德国政府头疼的地方。
法国人用生命构建的防线是相当稳固的,再加上来自后方西班牙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愣是让这道防线变得坚不可摧,哪怕德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也只是在缓慢的推进而已。
法国在马恩河以北到亚眠以东构建的防线,与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防线完美地通过凡尔登连接在了一起,这也让德国军队的推进变得相当困难。
甚至在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之下,德国军队还损失了一部分已经占领的领土,这对曾经信誓旦旦想要攻克巴黎的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好在法金汉通过这段时间的强攻,终于找到了能够破局的关键,那就是连接两部分防线的凡尔登。
作为两个防线的连接点,凡尔登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凡尔登要塞牢牢地守护着马斯河以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防线,并且成为巴黎以东的突出部地带,顽强地保护巴黎的安全。
一旦德国军队过于靠近巴黎,凡尔登要塞的守军可以顺着马斯河北上,直接突袭到法国境内德国军队的后方。
这里的守军也能继续北上威胁比利时地区,从而完全切断德国军队在比利时和法国地区的后勤补给线。
面对着安插在防线上的这么一颗钉子,德国军队的态度是相当一致的,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