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遗臭万年,流芳百世(北宋历史) (第2/3页)
,且所掠颇丰,完颜宗弼决定退兵,但金人在撤兵途中,遭受宋人阻击,在黄天荡一战之中,金人被困住,完颜宗弼都差点为韩世忠所俘。可惜最终还是没能困住金军,给其等突围而去!”
倒是听了金人给围住,甚至金帅差点被捉后,蒙恬笑道:“看来这金人女真并非如传言那般绝不可胜,赵宋一方也有能人。”
李念道:“赵宋能人并不少,像韩世忠、岳飞、吴玠、刘光世都是有能力领军与金人交战,并胜之的将领。”
“尤其岳飞,若非赵构等人掣肘,以其能有很大可能击败金人,收复故土。后世有人觉得把赵构换成刘禅,岳飞也将能做成这些事,可无奈坐在皇位上的是赵构!”
刘禅,始皇等人知道,就是那魏蜀吴三国时蜀国的皇帝,其天生才干有缺,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但就是阿斗放在赵构位置上,也能比赵构做的好,可想而知赵构是个什么狗东西。
“在金人退兵后,赵构才从海上返回,驻留于越州,于次年改年号为‘绍兴’,并将越州升为‘绍兴府’。但赵构并未一直在绍兴府,于同年十一月下旨移驾临安。”
“在此期间,那位遗臭万年的秦丞相也从金人那里归来。”
“流芳百世”是青史留名的褒义词,可“遗臭万年”则是贬义词,还是绝对的贬义,代表这个人的恶臭名声已不可改,将生生世世传下去,为后人共知。
这位姓“秦”的赵宋宰相做了啥腌臜事,能遗臭万年?
“秦桧这个人在年轻时,还挺有抱负理想,但在被金人掳到金营中后,便从人变成了牲畜。”
在许多人的认为中,秦桧是软怂胆小、只敢卑躬屈膝向金人求和的代表人物之一,可在北宋末年时,秦桧却是个主张对金人强硬,反对赵宋向金人割地的忠直之臣。
这跟民国时的汪某有些像,汪某早年时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者,到后来就成了“曲线救国”的狗汉奸。
“应是金人的残暴和在靖康之耻中的经历让秦桧发生了转变,但这不是他当狗汉奸的理由。”
“秦桧和赵构一样都曾到金人那出使过,还都畏惧金人,与赵构自然能尿到一处去。赵构畏金想议和,秦桧畏金也力主议和,好似两头喜食粪便的虫豸,成功找到了同类。”
“秦桧虽和赵构有不少共同处,但秦桧提出的一个策略让赵构很不满。秦桧对金人的畏惧还在赵构之上,因而他在提出与金人议和之时,曾向赵构献策,称应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王绾听后,转念便明白秦桧协议策是从哪得罪了赵构,笑道:“秦桧之策应是想让金国主北,赵宋主南,不管北方是否有赵宋故土,都归于金国,而赵宋南方之土才为赵宋所有,等若认同金人占领北方宋土。”
“这是讨好金人,与金人求和之策。可秦桧未想赵构身为君王,若真答应此策,那北边之地就与赵宋无关,其哪能愿意?”
“且赵构及一些赵宋大臣出身于北,倘若‘北人归北,南人归南’,岂不是说赵构也得归于北方?”
哪怕赵构真有将北方全割给金人,赵宋只据南方的想法,也不能用“北人归北,南人归南”这种说法。
李念道:“所以,秦桧被赵构给罢了相,甚至称永不复用,但赵构后来还是起复了秦桧,因为他要与金人议和,起复秦桧,不仅能用秦桧去为他议和,还能让赵宋军民明白其求和之意。”
“金国一方,在完颜宗弼率军对赵构‘搜山检海’之后,金人一方也发现了要想灭亡赵宋,靠直接出兵南下抓赵宋皇帝不靠谱,须得一步步来。”
“金人想灭南宋,就得先将蜀地给打下来!”
听闻这句话,始皇等都点了点头,因为这也是大秦灭六国的一步。
“但金人在蜀地碰到了一根钉子,吴玠,此人不为南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