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六章 、北上讨施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五百零六章 、北上讨施 (第3/3页)

反而有可能拖联军的后腿!”

    布政使郑宗翰跟着争取道。

    六部高高在上,可以不在乎民间的影响,他们这些地方官不行。

    放任这些军头搞事情,不光影响他们的声誉,更是影响到了大家的财路。

    刚开始只是争风吃醋,袭扰普通百姓,现在已经恶化到在城外劫掠商队。

    如果不是本地驻军插手,连秦淮河上的花船,都要被他们抢了回去。

    遇到了事情不上,反而要人家花重金,请本地守备军出手。

    长此以往下去,城中的商户都跑去给军方交保护费,谁还理巡抚衙门啊!

    “以六部的名义,发一封措辞严厉的公文。

    倘若他们还是屡教不改,那就抓几个领头的杀鸡儆猴。

    其余人的犯罪证据,巡抚衙门一并搜集起来,回头交给汉水侯处理!”

    刑部尚书安敬之顺势提议道。

    这些勤王大军代表的不光是自己,还有身后各省的政治力量。

    南京六部出面解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帝国分裂。

    可是放过这些家伙,他又心有不甘,索性就选择麻烦转移。

    既然李牧是联军的统帅,那么承担整肃军纪的活儿,也是顺理成章。

    下面的那帮丘八敢和他们闹,但绝对没底气和汉水侯闹。

    真要是有人不知死活,无非就是多砍几个脑袋。

    “不妥!”

    “把麻烦全部丢给汉水侯,这显得我们太过无能。

    我看还是先召集军中诸将,向他们阐明利害关系。

    如果有人不知死活,那就杀一儆百!”

    史清尘果断拒绝道。

    活儿全部推给汉水侯,他们确实不需要得罪人,也不用承担政治风险。

    可这么一来的话,一番整顿下来,各路勤王大军都成了汉水侯的兵。

    不是他小人之心,纯粹是为了防微杜渐。

    历史的教训,属实太多。

    纵使汉水侯没有想法,谁能够保证下面的人,也全部忠于朝廷啊?

    万一有几个想法的,直接私底下串联玩一出皇袍加身,那可就完犊子啦!

    “史大人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

    万怀瑾一开口,众人纷纷点头默认。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一点即透,没必要说的太明白。

    现在是最需要团结的时候,怀疑汉水侯忠诚的事,必须烂在肚子里。

    最关键的是大虞朝,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想要平定乱世,重塑皇朝的威严,唯有依赖汉水侯。

    甭管李牧是否存在想法,现在大家都需要他这位汉水侯忠于朝廷。

    在这种敏感时刻,大家只会极致的吹捧,把他塑造举世无双的大忠臣。

    依靠塑造的道德枷锁,约束李牧的行径。

    除非李牧真的流露出篡虞自立的野心,否则任何怀疑他的想法,都是不被允许的。

    ……

    海面上,独属于李牧的军旗,正在迎风飘扬。

    站在夹板上,眺望着远方飞过的海鸟,李牧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年头海上长途行军,可是一件苦差事。

    哪怕士卒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沿途还能靠岸补给一些瓜果蔬菜,大家的状态还是受到了影响。

    士卒们状态受影响,他这位主帅也没能例外。

    别看他南征北战多年,实际上吃的苦头并不多。

    上一次海上行军,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

    自从入主安南之后,后续的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李牧都是坐镇中枢。

    具体的行军打仗,早就放权给了麾下的部将。

    靠着虐菜鸟积攒经验,着实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不过因为一直打顺风仗,没有遇到过硬骨头,麾下将领的能力成长到了哪一步,暂且还是一个谜。

    “侯爷,算算时间的话,船队明天就能抵达松江府。

    您看大军是直接去南京,还是就地驻扎,等待勤王大军抵达啊?”

    兰林杰开口询问道。

    这次北上勤王,李牧妥妥的联军总盟主。

    相当于十八路诸侯讨董时,袁绍的超级加强版。

    年少封侯,坐镇南疆十余载,天下公认的第一名将。

    各地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敢与之争锋的。

    “主力留在松江府休整,带上一营之兵和我上南京,亲自去把勤王大军带过来。”

    李牧想了想说道。

    各省的勤王大军,汇聚了十几万大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却没有多少。

    南京六部新编的部队,同样不堪大用。

    最有战斗力的,还是从北疆调过来的两镇兵,加上当年留守的云向文所部。

    这三个不满编的镇,全是他的旧部,指挥起来不会出有障碍。

    有这些人支持,其余的勤王大军,就翻不起大浪。

    南京六部配合还好,如果有人敢搞事情,他不介意先进行一场内部清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