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送瘟神 (第2/3页)
中断,晋商能够为鞑靼王国提供的物资数量大幅度减少,连带着他们的地位也急剧下滑。
一封封求援信到了鞑靼高层手中,直接当成了厕纸。
鞑靼高层在做决策的时候,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了,唯独没人提晋商的悲惨遭遇。
以往立下的功劳,在利益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
清晨,太阳光刚撒向大地,码头上就聚集了大量的官员。
六部尚书亲自带队,南京城中的大小官员,没有一个敢缺席的。
明知道汉水侯的船队不可能这么快过来,一大早就把大家叫过来,内心深处众人也没少埋怨。
不过领头的几位尚书心里也是有苦难言,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谁想折腾自个儿呀!
可有些事情,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事件背后代表的立场。
从一开始他们就打定主意,把李牧高高捧起来,塑造成大虞朝的大忠臣。
利用道德光环约束,确保他不会成为施靖风第二。
这种阳谋玩法,不能光靠嘴上说,还要身体力行。
众望所归是第一步,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百官无条件信任,连六部尚书都甘愿屈居其下。
在这种背景下,李牧若是后面造了大虞朝的反,那就成了王莽第二。
别说天下人有想法,就连麾下的小弟,也会忍不住多想。
毕竟,一个政权如果建立之初,根子上就缺乏忠义,又如何能够指望底下人忠心。
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篡汉之前,简直就是道德无暇的圣人。
可迈出篡位那一步之后,原本众望所归的局面,就迅速发生质变。
如果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改革,政权也能够勉强维系,但得国不正的政权国运肯定不会长久。
在无力阻止李牧篡权的背景下,他们这些大虞旧臣能够做的,也就这么多。
“诸位大人,不如先去茶楼歇息一番,等侯爷的船队抵达,我们立即派人通知大家过来。”
提运使一脸忐忑的提议道。
作为主观码头航运的官员,何曾见过这种大场面啊!
如果不是知道来的人是汉水侯,还以为是皇帝南巡了。
“不必了,我等就在这里等着!”
万怀瑾一口拒绝道。
演戏就要演全套,这种时候敷衍了事,那就是在给未来留下隐患。
实打实的礼遇,才能展示他们的诚意。
等待的时间越久,越能证明他们重视。
在政治上,很多时候态度比结果更加重要。
戏若是演好了,纵使汉水侯看破了算计,也不能和他们计较。
纵使未来发生剧变,让李牧得了天下,他们也获得了一个忠臣人设。
看似前朝的忠臣,没有任何价值,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但这一次情况特殊。
同样是大虞朝的臣子,李牧也是以大虞忠臣自居。
不想坏掉自己的名声,未来就算争夺天下,也要先证明大虞朝确实不行了,才顺应天命上位的。
既然大家都曾经是大虞朝的忠臣,他们自然不属于被清洗的对象。
不光不会被清洗,还会受到礼遇。
纵观华夏历史,任何新朝建立都会褒奖忠臣,这是固定的戏码。
可以说这项计划从一开始,他们就杜绝了任何政治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持续到了正午时分,江面终于出现了一支舰队。
苦苦等待的一众官员,纷纷露出解脱的表情。
幸好不是夏天,否则这帮养尊处优的官员,估摸着会倒下大半。
“劳烦诸位大人久等了,牧愧不敢当!”
踏出夹板之后,李牧冲着百官拱手说道。
这种规格的迎接,明显超出了一名侯爵,应有的待遇。
考虑到北上勤王的重要意义,大家重视一点,也能够说的过去。
“侯爷不惜辛苦,从安南起兵北上勤王,拯救江山社稷,有何担不起的!”
万怀瑾顺势还了一礼说道。
“拯救江山社稷”,这个政治主题,今天必须给做实了。
不然他们的一系列表演,都算白玩啦!
“哈哈……”
“我辈大虞臣子,江山社稷有恙,匡扶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