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忐忑不安 (第2/3页)
的曹子睿,嘴角流露出了笑容。
勤王大军和辽东军这么谨慎,摆明是互相忌惮。
对刚刚被朝廷招安的义军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越是局势僵持,才越能证明自身的价值。
脚下的徐州城,就是他最好的投名状。
“史琦,你携带一份厚礼,代本将去勤王大军营帐中拜访李总兵。
顺便商议一下,后续的破敌之策。
告诉李总兵,徐州守军在前面的大战中已经流尽了血,但我们依旧愿意为朝廷出一份力。”
曹子睿想了想后下令道。
鉴于徐州城的重要性,他不认为李三七会让守军出战,但姿态还是要做的。
官场上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尤其是他们这种被招安降将,更需要谨小慎微。
“学生遵命!”
史琦一口答应道。
当使者是一件充满挑战性的差事,同样也是最容易建功立业的差事。
……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炊烟从各自的营地升腾而起。
“总兵大人,敌人远道而来,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
要不我们趁敌军立足未稳,挑选少量精锐来一次夜袭。”
跟着巡视营地的刘副将,忍不住谏言道。
白天周七海所部的惨状,足以证明敌人火力是真的猛。
辽东军同样装备了大量火器,但那些都是大虞朝廷派发的。
作为一方藩镇,遭受区别对待是必然的。
尤其是勋贵系复兴后,大虞朝廷最先进的火器,一直都是优先装备勋贵嫡系部队。
他们这些后娘养的部队,分到的火器能够正常使用,都算是朝廷吏治清明。
攻破京师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好转。
正是因为火器质量堪忧,辽东镇之前主打的还是冷兵器,在火器运用上研究不深。
接收京营的装备后,辽东镇的精锐来了一次大换装,武器装备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怎奈强中还有强中手,相比原地踏步大虞军工体系,李牧可是武器研发上长期投入重金。
推动火器技术进步的工匠,都从不入流的匠户,加入到了官员队伍中。
不光能做官,并且还可以通过后续的技术贡献,持续向上晋升。
这样的刺激,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匠人,根本无法抵御。
一些科举不顺的童生秀才,也陆续加入到了研发队伍中。
放眼全世界,安南都护府的下属研发机构,都处于第一梯队。
每年近百万两白银的研发投入,其他竞争对手就算想跟,财力上也难以维系。
巨额的经费没有白花,最直接体现就是安南都护府的重工业飞速发展。
产业体系升级带来的红利,让都护府军队的装备,远超同时期其他虞军部队。
遇上这样的敌人,一旦正面战场上遭遇,很容易吃大亏。
最好的选择是扬长避短,不让敌军的火器发挥威力。
“没用的,别白费功夫啦!”
“汉水侯本就以擅长夜袭,闻名于世。
他带出来的部队,一个个都接受过夜战训练。
跑去袭击他们,完全是班门弄斧!”
施靖明一口拒绝道。
精锐训练不易,明知道不可为,那就没必要去送死了。
作为敌人,施家起兵之后,就没少研究李牧。
结果是越研究,就觉得棘手。
在同时代的虞军中,李牧麾下的部队是唯一能够长期获得肉食和植物油供应的部队。
尽管鱼肉在这个时代,并不怎么讨喜,但士兵们不会挑食。
只要舍得放油和盐,对普通人来说,就是美味。
行军打仗期间,还能够供应腊肉和糖。
充足的后勤保障,让同时代的所有军队望尘莫及。
一度施家也想过效仿,结果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直接打消了念头。
为了保障大军后勤,两广地区的上千万亩军田,全部种植上了甘蔗、花生。
这样的大手笔,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刚开始看到这些情报,施靖明都怀疑李牧是不是疯了。
在粮价高涨的大背景下,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其实并不高。
尤其是这种自产自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