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4章 创作,日常,美国来信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64章 创作,日常,美国来信 (第1/3页)

    下午,四点半。

    卧室内,安静得只剩下钢笔在纸张上书写的沙沙声。

    程开颜坐在书桌前,眼神中带着浅浅的疲倦。

    今天的写作进入状态后,他从上午九点多钟,一直写到现在。

    期间除开吃饭上厕所之外,基本上都一心扑在上面。

    这部作品拖得太久了,他的写作准备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准备得很充分。

    蒋家小叔的原型故事,小姨将近一个月的课程,南京大学的内部刊物,他甚至还在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里翻看了许多掩藏颇深的历史资料,包括日方官方记载,还有不少侵华日军老兵的战后回忆录……

    后世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都是在这些大学图书馆里的发现的。

    像撰写《大屠杀》的张纯如女士,也是在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中,找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资料。

    程开颜这一步,走得十分精准,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里找到的资料,他能说出是在哪一层,哪个编号的书架,第几排,甚至能完完全全复述出来。

    这就是无可辩驳的证据。

    他保证会在的扉页,将这件事清清楚楚的写上。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将注意力放在创作上吧。

    ……

    此时已是八月下旬。

    蒋明正所在八十七师突击队在突击公大纱厂被打残后,重新编入八十七师621旅521团,从市区后撤到蕴藻浜修整布防。

    此时日军尚未大规模登陆,只在虹口杨树浦地区和三个德械师一个战车部队僵持。

    蕴藻浜尚且安宁,还未成为那个恐怖惨烈的绞肉机器。

    团营驻地。

    趁着尚未和外界断绝联系,蒋明正坐在床边给曹雅南寄信报平安。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她们所在的医院就已经向后方撤离,但曹雅南并没有离开。

    好在双方部队尚且在虹口杨树浦两地展开作战,其余地界还算安全。

    “我会回来,我会找到你,爱你,娶你,然后挺直腰杆活下去。”

    “我们下次再见。”

    蒋明正写下最后的承诺后,又加上希望恋人立即离开上海,最好是撤向南京,那里是一国首都,绝对安全的地方。

    “听说了吗,三十六师终于来了,还有战车部队也来了,正在猛攻日军司令部!”

    “这下好了!咱们最精锐的部队都来了!”

    门外,传来几个身着草绿色士兵略带激动的聊天声。

    蒋明正抬头看去,心中也不免升起一些希望。

    但他前不久才从前线下来,日军那营造多年,堪称乌龟壳的钢筋混凝土堡垒,一般的炮弹根本摧毁不了。

    “希望能起到作用吧。”

    果不其然,即便在空军炮弹轰炸,坦克开路,步兵冲锋的情况下,进攻依旧受阻,双方陷入巨大伤亡,僵持不下。

    日军的增兵来的很快。

    八月二十三日,日军两个师团在狮子林、川沙口、张华浜登陆,并向落点,落点宝山、罗店、蕴藻浜方向进攻。

    “宝山?!宝山被攻了!”

    当蒋明正得到这个消息时,已经在前线阵地战壕里。

    宝山是他度过前半生的家乡,曹家的庄园也在那儿。

    如今三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

    母亲早已在自己下狱不久后去世,看似天然的二小姐曹含玉,文质彬彬的大少爷,道貌岸然的老爷,还有一个故作清高的夫人……

    他们现在又在何处呢?

    常言道故土难离,想来还在那里吧。

    他心情复杂难言,心中既有对昔日仇人的熊熊怒火,却也有军人无力保家卫国守土的悲忿。

    他怔怔看着头顶被乌云笼罩的太阳,但很快随着刺耳的哨声响响起,侦察兵发现敌军。

    密集的枪声炮火,还有头顶的飞机螺旋桨转动的声音。

    “轰轰轰!”

    漫天飞扬的炮弹,不要钱一般的落在阵地上,无数的沙土血线残肢四溅开来。

    阵地远处。

    “板载!”

    身着黄色军服和帆布帽的矮小士兵如蝗虫一般,齐齐狂吼冲来。

    “开火开火!给老子打!”

    团长陈颐鼎亲上前线,怒吼着。

    “突突突!”

    蒋明正牙齿咬紧,眼前的视线被飞扬的沙土模糊,他将一切情绪寄托在手中炽热的枪管里,宣泄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