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卷:为了谁 第149章 饭店闷棍刘关张  未蓝启示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卷:为了谁 第149章 饭店闷棍刘关张 (第3/3页)

台格局,残存的人类秩序有向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滑落的风险。

    东华国有人托盘子,其他国家的暴乱已经在酝酿爆发的边缘,大家又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这些平民出身的政治领袖,大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不全是“何不食肉糜”的所谓“贵族”。

    一针见血的指出“饿且闲着只能闹事儿,不能让饿肚子的人闲着。”

    最终,事件的解决只是通过修改了一条各基地原有的规定,就让淤塞的洪水,沿着他们挖出的河道,奔涌而去。

    “允许各基地的幸存者们自由出入基地。”

    一条规定,只是去掉了一个字,将先前的“不允许”改成了“允许”,立刻化被动为主动。

    其一、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允许你自由出入基地,希望也好、阴谋论也罢,认为亲人还活着,那就自己去找好了。

    找不到,没有人证,既然出了基地,肯定也要优先解决自己饿不死的问题。

    找到了,那你可以带回来,跟基地当面对质,揭穿政府的谎言,问题是你带回来的人又能知道个啥?

    其二、对于那些因饥饿而示威的幸存者们而言,基地大门敞开了,沦陷区又只剩下行动缓慢且收缩集中的行尸。既然不满意政府的补给政策和物资匮乏,那你们完全可以到沦陷区去自力更生。毕竟这个季节,除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零散物资,还有很多农作物和果木已经有不少可以食用了,不满足配给那就自食其力,配给照给算是兜底。

    而多年之后,随着一批机密文件的解密,当时各国政府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才被世人窥见冰山一角。

    第一,为了弄清9月3日-5日期间核爆的战况。期间,全球30多个地点先后发生剧烈核爆,炸过之后没有人知道核爆地点究竟发生了什么。等各种侦测系统恢复,间谍卫星信号再次清晰切入之后,除了一片废墟啥也看不明白。清道夫和变异体是完全气化了,还是发生了诡异的变故?均不得而知。

    基地的亲人们怀着满腔的急切,像猎犬一样放出了基地。是否还有人活着,多少人活着,会有信息反馈回来。诸如行尸分布、变异体是否出现甚至核辐射区域外围的情况。

    第二,残存的清道夫部队都在以搜救之名,行军事割据之实,正规军强闯可能直接交火打起来,那就撕破脸彻底变成内讧、内战了。但你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儿孙焦急的去探寻诸位的死活,总该放行进入吧,进去了总归要吃饭喝水吧!你们清道夫部队的配额是有限的,政府不会多给,这些人你们要么养起来,要么放回来,这些亲属一进一出,人心也就融化了。

    第三,部署在各个基地的人类正规军分出去一部分防备清道夫反水,剩下坚守基地的兵力,既要防备可能的袭击,又要维持基地稳定,而那些沦陷区的农田果树、甚至残余的物资,在行动缓慢的行尸收缩的情况下,不用就浪费了。这跟养肉鸡一个道理,在基地要喂饲料,放出去就能自己找草籽儿、虫子,肉鸡同样长肉,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富人的模范带头作用,“阶级”这个东西,要看怎么用。稍加利诱引导,富人不仅能把自己喂饱,还能把沦陷区的物资远远不断的运回来,而这也是昔日富人们最乐于也最擅长做的,有些为富不仁的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转嫁政治危机,关键时候还可以杀一批以平民愤。

    第五,收复失地与家园重建。行尸杀一个则少一个,在这一点上,各国政府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伴随着大批幸存者走出基地,对外移民,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行尸必然被一扫而空。

    为了进一步鼓励这种自发的歼敌行为,各国陆续推出了“土地优先选择权”,俗称圈地法案。

    幸存者们冲出基地,找到一块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好地方,然后把地表上的行尸清理干净,并成功定居下来,立刻向所在基地报备,基地在大屏幕上以卫星地图和图片形式予以公示一周。

    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不持异议,新占领者可以合法拥有这片土地50年,而50年期满,政府再次出让或拍卖时,占领者自动拥有优先选择权。

    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提出异议,要么向占领者支付清理行尸和建设的费用,要么签字放弃。但费用可不是黄金白银甚至纸币,而是能拿到手的物资,这个就有难度了。

    而基地内部的配给越来越紧张,稀粥很难果腹,为了睡梦里的牛肉面包,更为了一块可能富饶的土地,再加上外出觅食成功者对比反差的影响,核爆外围区域和省份的行尸确实在收缩防御,变异体因为先前的增援也确实数量锐减,都给了人们走出高墙的勇气。

    一些在灾难前就拥有工厂、农场或种植园的幸存者开始联合起来,宣称对原有产业的所有权(尽管那些地方早已破败或被行尸占据),并招募人手外出“恢复生产”。

    他们在基地政策支持与家属区的人合作,提供有限的保护和工具,收获的物资大部分运回基地,小部分作为“报酬”分给出力者。一种畸形的、基于旧时代产权和新时代武力的“外包拓荒”模式正在形成。

    而这些新模式出现,让大多数有想法的幸存者把核爆阴谋论抛在脑后,大家开始各忙各的。

    类似高速公路边的“前程饭店”,也俨然成了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冒险者驿站。

    其所谓的“借贷服务”,看似“慈善”的规则,背后也藏着冰冷的算计。

    很多人为了偿还债务,或被那“1/10”的佣金吸引,或外出受挫被‘刘关张’之流敲了闷棍的,有些就会接受饭店介绍的、前往更危险区域的工作,或者干脆签下类似“劳务合同”的协议,成为某些私人聚居点的长期劳力甚至打手。“前程饭店”则稳坐钓鱼台,通过信息差和风险投资,源源不断地榨取着冒险者的血汗和收获。

    言归正传。

    大约20分钟后,脑袋昏昏沉沉的张三感觉有人在拍打自己的脸。

    “张贤,张贤,醒醒、醒醒。”年长刘姓中年人的声音传进脑海里。

    “刘哥,我死了吗?”张三还在犯迷糊,之前嘴巴都说干了,把自己一行三人这些天的所有经历都聊了个底儿掉,然后添个嘴的工夫就两眼一黑了。

    “没死,咱仨都还活着。”关二已经捡起了两根短矛,站在旁边道。

    “那人呢?”

    “没看到,我俩醒来就这样了。”刘大伸手把张三拉起来,关二则从车屁股上拿起了那张弩,递给张三。

    “咱咋办?”

    “再干最后一次,不行咱就滚蛋。万一咱碰巧也能敲到一把枪呢!”

    刘关张三位有志中青年,就这样继续着他们的奋斗事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