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完结(上) (第2/3页)
元京以及其周边的京畿地区,还保持着原貌,除此之外的其余区域,全被耿煊涂上了他要的颜色。
……
纸终究包不住火。
更别说这被耿煊一手点燃的,已悄然蔓延三州的烈焰。
在耿煊“填色”元州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外州豪杰感受到了灼热的“高温”。
摆在明面的巨熊帮,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的各种侵扰陡然增加。
有耿煊撑腰的巨熊帮,面对这样的刺探,全都予以最强硬的回应。
就在巨熊帮上下心弦紧绷,准备迎接更强烈的打击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层出不穷的打击忽然消停了。
就像是狂风暴雨忽然毫无征兆的停止。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有更猛烈的狂风暴雨在酝酿生发。
其中,已吞下大半个阳州的阳虎儿,更是不加掩饰的联络各方,整军备战,欲要重现一场“天下豪杰围猎元州”的大戏。
就在这时,真实的狂风暴雨下一步降临了。
雨季来了。
分割天下的沆河与漭江,开始进入狂暴期。
特别是漭江,宛如一条狂化的巨龙。
在这样的天威面前,再坚固的船只,都如幼童的玩具,轻易就能被拍散冲碎,化作随浪沉浮的碎片残渣。
剑拔弩张的人间秩序,像是被强行按了暂停键。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待雨季结束,天下九州,就将迎来如火山喷发一般的肆意宣泄。
唯有耿煊除外。
……
六月上旬,雨季即将开始。
玄幽二州,则在宋明烛、铁狼、羽侯、圣山大祭司等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彻底完成了对内部的整合。
就像是一柄锻造成型,锋芒毕露,跃跃欲试的神兵。
一手锻造了这柄神兵的耿煊,现在反而成为了反过来约束其锋芒的外鞘。
可以说,若没有他的约束,这柄利刃早就已经按捺不住,向着玄幽二州之外肆意的挥斩而去。
洙水河道疏浚工程的主体部分已基本完工,河道复通。
大量工人从该工程撤出,转而在洙水河道两岸荒原大兴土木。
筑房,修路,修渠,开荒……
秉着尽可能不浪费任何一点人力的想法,逃荒来的饥民,乃至已实质上被巨熊帮统治的月露原周边丁口,都在方锦堂、罗青等人的安排下,竭力释放着各自的“能量”。
与此同时,巨熊帮上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身周那层层缠绕,且在变得越来越紧的“荆棘”的存在。
他们也都逐渐清楚了自己的命运,要么随在帮主身后,挣脱这束缚,从此海阔天空,天地广阔;要么被越勒越紧,直至被“荆棘”刺穿躯壳,窒息身亡。
耿煊一边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沉浸在自我的修炼中,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行止。
六月上旬的这天,大师境的“天地桩”又向前进了一步,晋入宗师境。
随着这一步的迈出,耿煊发现,自己境界忽地闯入一方玄妙天地。
原本,“天地桩”处于大师境之时,他的修为就已经达到五境圆满。
彼时,他对功法晋入宗师后的变化就已经有过许多猜想,可当这一步真的迈出,真实发生的一切,依然令他啧啧称奇。
一方面,耿煊真切的感受到,修为更进一步的他,已经超出了五境圆满的范畴,可另一方面,与各种传闻笔记中的“无双先天之境”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周身血肉,皮、肉、筋、血、骨、髓,在这一刻,浑然天成,宛若一体。
身处“天”与“地”之间的“自己”,就像是一颗晶莹剔透,再无瑕疵的珠玉。
凝实,内敛。
这与描述中的“无双先天之境”有着显著的区别。
因为缺乏直观的对比,无法做出确凿的判断,但耿煊根据自己的经验,心中也有了一些判断。
“按照各种笔记、传闻中的描述,先天境最大的弊端,就是能放不能收。”
“但现在的我明显没有这种困扰,对力量的使用,完全收放自如。”
“若是豁出命去,抱着玉石俱焚之念与我战斗,先天境或许还能对我有些威胁。
可若只是常规出手,那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我能轻易就撵得他们抱头鼠窜。”
心中做着这些分析的耿煊,莫名生出这样一个念头:
“……我这一步迈出,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现在的先天境存在如此巨大的缺陷,莫非就因少了我现在这一步做中转?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此前,对于先天境的缺陷,耿煊找到的答案是,肉身过于孱弱,先天境的力量过于磅礴,就像是用纸包火,稍不注意就能将“纸”烧成灰烬。
据此给出的解法,就是在肉身之外,另找一些更加坚固长久之物作为“寄托”,充作“剑鞘”。
——既然“纸壳”包不住火,那就再加一层“石壳”“铁壳”好了。
现在看来,这只能算是“外因”,因此找到的解法也是“外解”。
既然存在“外因”,自然也有“内因”。
而自己此刻自然迈出的一步,不仅找准了“内因”,也自然找到了“内解”。
有外无内,终究缺了内涵根本。
有内无外,则缺了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广博。
内外相合,才算完美。
想到这里,一个疑问自然浮上心头——
一代代人杰,持续数百年的摸索,为何都没能找到这“失落的一阶”?
想来想去,答案最后还是落在了简简单单的“桩功”二字之上。
这是此界修炼,从“娘胎”里便落下的病根。
从修炼第一步起,便将之分拆成皮、肉、血、骨、髓,步步登阶,这固然降低了门槛,却也将人身这一浑然整体,分拆得泾渭分明。
直到一境圆满,乃至五境圆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自己现在这一步,就像是在五境圆满之上,打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结”,让人体由“分”而“合”。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重回修炼前的状态。
人身再次浑然一体。
晋入这一境界之后,耿煊还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种种功法、秘术,也都与身体“浑然一体”,就如手脚,鸟有双翅,内化为先天禀赋,使用随心,如臂使指。
耿煊沉浸在这奇妙的体验之中,感受着自身能力全方位的提升。
就在这时,通过“地听蛛网”,他捕捉到了连续多道大地震动。
很快,耿煊便凭借再度升华强化之后的地听能力做出了判断,这震动来自西南,其源头距离自己更是在万里之外!
第一次,耿煊捕捉到距离如此遥远的大地信息。
一方面,这得益于修为提升之后能力的再度提升。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来自万里之外的大地震动,强度远超以往。
耿煊立刻就做出了判断。
“地震!”
“一场超级大地震!”
这个判断,让耿煊心中,震动不已。
他现在所在区域,就在元州西南。
这个方向再往西南万里之外,那是——朱州以南。
边鄙之地的边鄙之地!
相较于元州,玄幽二州已经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
可与这北境二州相比,位于西南边角的朱州,犹有过之。
玄幽二州的现状,是因为土地的贫瘠与缺水。
除此之外,这二州所具备的种种禀赋,对人类来说,算得上是“亲和友善”,便是“寒冷”,都称得上是“善意的小玩笑”。
与之相比,既不缺水,土地也不贫瘠的朱州,其所种种,对人类来说,却称得上“恶毒”了。
充沛的水源,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勃勃的生机,可这生机覆盖所有的生命体。
植物,动物,微生物……
无处不在,动辄致死的瘴气。
无处不在的蛇虫鼠蚁,苍蝇蚊子……全都是加强版特大号的那种!
死掉的动物,若不处理,不需半天,就能原地“蒸法”。
开垦的耕地,稍不注意,就能再次被森林“吞噬”。
在这生机过分盎然的大环境中,“万物之灵”的人类,各方面的优势都被大幅度的削弱了。
当耿煊越过漭江,进入朱州,循着震源方向持续深入,便直观的发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与漭江的相对距离,有着强烈的正相关。
几乎所有大型势力,都在漭江沿岸。
然后便是一些深入朱州的漭江支流。
距离这些区域越近,人口越密集,整体开发度,以及文明开化度也就越高。
反之,便越低。
当耿煊进入朱州,继续深入五六千里之后,人类几乎已经彻底的蛮荒化、原始化。
零星的原始部落,如星点般分散在一处处贫瘠之地。
这也是极有趣的一点。
别处如元州,玄州,幽州,人类便如飞蛾逐火一般,不要命的往土地肥沃处聚集。围绕这些土地,从古到今,不知道流了多少鲜血。在可预知的未来,这鲜血还得继续流下去。
可在这里,情况却恰好相反。
最吸引人类,人口最扎堆的地方,往往都是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的区域。
那些土地肥沃、生机盎然之地,对人类的“狙击”,比之玄幽二州的荒漠犹有过之。
对人类文明而言,堪称“绿色荒漠”。
此外,耿煊还注意到一点。
在主流叙事中,早在五六百年前的元帝时期,就已落寞失势的“巫觋”群体,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