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2/3页)
的作用。
薛亮亮睁开眼,伸了个懒腰,脸上疲态尽消,复归精力满满。
他站起身,去继续做事了。
这种人,简直就是天生的精力怪物。
同一时间,在一处修路工地上,赵毅带着徐明正在忙碌着。
一侧道路在拓宽,另一侧道路不断有货车通行,这漫天的尘土跟淋喷头似的,把人浇了一遍又一遍。
梁家姐妹被安排在不远处的食堂工作。
一段工程目标完成的间隙,大家普遍都没什么胃口,都在原地找地方坐下,开始抽烟。
“呸!”
赵毅将嘴里的沙子吐出,掏出烟斗给自己点上。
他是被薛亮亮安排到这里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一线岗位,那就只能一线到这里。
“徐明啊。”
“嗯,头儿?”
“等走江结束,我一定得考个大学,拿个文凭。”
……
勘测队要进场了。
李追远等人被安排坐进车里,润生也在,他是由罗工特别划入的名额,需要他来帮队伍里的人来扛勘测器械。
先去一处地方等待,与其他几个队伍汇合后,再去下一个地方再次等待,最后集体换乘绿棚卡车,驶向目的地。
起初还能透过棚子缝隙看见外面的人流车流和听到城市的喧嚣,过了一段时间后,周遭就被安静所取代。
等车停下来,众人下了车。
入眼的,是一座被圈起来的大工地,正东方位置,是一座山。
薛亮亮进行了最后的任务嘱咐,然后各个勘测小组分开,去各自位置。
每一组都有专门的安保人员陪同,李追远这边,还额外有第二伙人伴行。
到达位置,布置器械,开始勘测数据,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换下一个勘测点,收拾器械时,李追远发现另一伙人中的一个,手里拿着一个罗盘,正在测望风水。
他们和自己这边一样,有测有报有记录。
拿罗盘的那位很年轻,看起来也就刚成年,个头不高,指节很长,且在特定位置有着厚厚的老茧。
这是位打小就玩儿风水的,他每次报数据,都是先念出结果,再看手中罗盘进行验证。
这罗盘,看似造型普通,实则是一件上了年头的精致器物。
代表青年的身份背景,并不简单,在江湖上,应该是有门派家族。
察觉到少年的目光,青年侧过头看了一眼李追远。
他笑了,牙齿很白,给人一种虚假的阳光感,不过眉眼间有着一抹淡淡的高傲。
这种神态,李追远见得多了。
他在江上,已经杀过不少这种天之骄子。
“你多大?”
“十二。”
“十二就能到这里了?”青年很诧异,“不得了,不得了。”
二人就这么结束了第一次交流。
李追远这里换位置了,他们还留在原地。
接下来,又连续换了几个点位后,双方又都凑到了一起。
青年心里似有某种不耐。
李追远能理解他的这种情绪。
因为这儿的风水,最大的问题是毫无问题。
你让一个风水势力家的少爷,在这里给你做最简单的望气测算,对他的性子而言,无疑是一种消磨。
他已经在挂脸了,每次吐出数据时,语气都夹杂着烦躁。
李追远不知道他在不满什么,自己这个龙王家的不也在规规矩矩地报点位测数据。
没再次做交流,李追远专注测量。
刚报出一组数据,少年就察觉到头顶上方有特殊的风水气象变化。
他扭头看向身侧,那个年轻人,正举着罗盘,对着天上摇晃。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风水观测法,先把这水搅浑,再看看有没有被遮掩的真实。
但在这么敏感的地方使用,显然不合适。
这时,一道锋锐的目光袭来,从李追远身边擦过,落在了青年身上。
青年身体当即一震,低下头,开始深呼吸。
他马上伸手进口袋掏出一张白帕子捂住脸,接住自己眼里流出的鲜血不让其落在地上。
李追远装作什么都没察觉到,继续看向自己的器具,但在测量时,余光扫了一眼下方平地处,有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人负手站在那里。
那道目光,就是由他发出。
刹那间,封锁了青年的气机,刺入其意识,让青年遭遇了反噬。
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中年男人明显不是修风水之道的,其给李追远的感觉,更像是位专练体魄的武夫,一个武夫能把气势凝练到这种程度,非常罕见。
这就是身上有这层身份的好处啊,个人的奋斗与大势的进程结合在一起。
明明是自己走江,身边却能合理拥有这样的高手在侧保护。
而且,这样的高手还不止一个。
一个身穿道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出帐篷,看向这里,嘴里嗫嚅着。
嗯,李追远听清楚了,这是老人在亲切问候青年父母爷奶等长辈安康。
能如此不顾忌地辱骂一个江湖势力的少爷,说明老人的江湖地位绝对不低。
李追远不认识这个老人,赵毅可能认识,毕竟赵毅交友广阔、名声显赫。
到了午饭点了,各个项目各个小组的人都开始原地休息,吃起干粮和水。
干粮和水都是在卡车里发的,出发时经过检查,不能携带过多的私人物品,李追远等人的背包也都留在了军休所。
这对李追远而言是个很好的安排,他还没打算如此草率地就进入高句丽墓,至少在这一阶段,他打算多跟着公家的节奏走。
要是把《无字书》带着,指不定会临时针对自己,搞出点什么意外。
吃饭休息是被规定的安排,不准加班加点加快进度,让大家吃好休息好保持一个好状态,也是为了防备可能会发生的变故,至少大家能有力气逃跑。
青年坐在不远处,白色的帕子擦成红色后,血止住了。
他脸上没有怨恨,只有忐忑,应该是晓得接下来还得再受惩戒,不过看起来,比一开始顺眼多了。
休整过后,大家继续忙活。
李追远小组的下一个点位,按照图纸,就在人防工程入口处的上方。
真正的入口处,当年早就被堵住了。
这块区域的土层湿润松软,意味着下面有暗河。
谭文彬在布置器械时,发现了一个孔洞,兔子洞的大小。
围绕着这个孔洞观察,又发现了三个洞,有大有小,大的能爬出一个人,小的只能钻出一条黄鳝。
相同点是,这四个孔洞都很“新鲜”。
李追远猜测,这里应该就是四个越狱者逃出的位置。
少年在观察簿上对这里进行了记录。
关于高句丽墓内部的其它信息,李追远其实没必要去问“叶兑”,因为到这一步了,无论“叶兑”说什么,你都不知道真假。
但为了最后的这场戏不出逻辑问题,李追远还是问了。
“叶兑”的专业素养也很高,和李追远一样,它也不希望在这临门一脚时在少年这里露出马脚。
他表示自己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活动范围只有自己和魏正道这两间牢房,至于外部环境,距他入狱到越狱之间过去太多年,越狱时也只顾着拼命逃跑生怕被抓回去,也就没顾得上观察。
现在,李追远找到了这四个洞所在的位置,他至少相信那四个越狱者,在逃跑时,应该会本能选择最安全也是最近的路径。
所以,这儿在接下来的施工爆破排水时,原先的入口最好还是确定为这次的入口。
有另一组人来到了这里,润生手里的动作顿了顿,因为对方手里拿着的,是黄河铲。
为首者是一个年轻女人,看起来也是刚成年。
她来到这块区域后,带着人,拿着黄河铲到处试探性下挖,也在做着记录。
年轻女孩经过李追远身边时,少年没能在她身上嗅到青春靓丽的气味,而是一股浓郁的死倒味儿。
天黑前收工。
不急着离开,而是得集合起来,排队经过那临时搭建起来的一座座黑色帐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