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屯田 (第2/3页)
岁,却不能安百年。”
张虞负手踱步,颔首说道:“伯宁所言深得朕意,云中、代郡、雁门、西河诸郡胡人之所以听候朕之调遣,在于朝廷之兵威。若朝廷衰弱之际,胡人岂会甘心听宣。流官治下,军镇连城,方是朔方安治之根本。”
满宠说道:“自秦开边以来,便不断移民实边。但百姓如不能安定,便会大量逃亡归乡。而今国朝初统天下,中原州郡凋敝,迁民至四方则敝中国之力。”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边郡既少汉民,不如令军士携家眷至边郡,转为屯田兵,开垦荒田,放牧牛羊,由将校统之。”
“恐军士嫌北疆偏远,田亩不及中原肥沃,故不愿离乡啊!”满宠迟疑说道:“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备兵事,不调兵卒。”
张虞说道:“朕少居北疆,以耕牧为生,岂会不知北疆情形。若治家得当,出牧入耕,朔方不弱内郡。选常居者,岂能与军伍相比。”
顿了顿,张虞说道:“选兵屯边,不如令降卒远戍,配以幽、并、凉、雍、冀州之卒。而转为屯兵,自给自足,农时耕牧,闲时操练。将校下级自选,将校由都督府调配。”
屯田制不单只有朱元璋的卫所制,朱元璋的卫所制现实美好,实际一团糟,既想让兵卒耕作攒粮,还让兵卒服徭役。加之世袭制,军官剥削兵户,导致了卫所制的糜烂,在朱元璋时期便有兵卒逃亡。
故以卫所制为鉴,张虞若欲推行的屯田制,需从制度的延续性出发考虑。如兵户仅负责兵役,屯田所得的产出由兵户支配。而为了避免兵户被基层军官剥削,张虞打算让兵户基层自选,朝廷调派将校。
满宠思虑少许,说道:“既然如此,宠依北疆山川地理,险要通道,选址屯兵之地,再配以屯田兵数。”
“善!”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辽东以南有韩人,若平州归降,朕欲进平三韩,可迁大部韩夷充实边疆。”
今四方蛮夷虽说未平,但张虞心中渐有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