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荆、扬之治 (第3/3页)
,又有诸葛亮如此国士之卿。可惜皆不能被他所用,而是为唐朝效力。好不容易遇上俊杰李严,其因心术不正,贪图名利而背叛他。
张辽捋着髯须,语气缓和说道:“西南设五溪郡,上下皆以蛮夷任官,你为刺史,宜当上心。”
诸葛亮答道:“五溪郡五水穿郡,沿途多山谷,土地肥沃,便宜耕作。我今招聪慧之辈至南阳习农事技法,以便回乡传授于夷民。夷民先知农事,家家富余有粮,便可行教化之事。”
“古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蛮夷如若富庶,岂会行劫掠乱斗之事,故欲令西南夷安,必先授农传技。及蛮夷富庶,教授经学礼仪,当人人争先。及识教化,流官治世则易!”
“那何以治襄阳?”事不关己的贾诩饶有兴趣问道。
“襄阳东临汉水,西接潳山。汉水灌之,土地肥沃;潳山之中,夷丁十万。潳山与汉水之交,中庐、宜城以西有鄢、沔二谷,其土地平敞,宜桑麻,有水陆良田,膏腴沃壤,称之柤中。”
“故欲令襄阳大兴,当招潳山蛮归汉,封赏君长,屯耕于柤中界,谷物滋生,夷丁富饶,教化可兴。故襄阳郡之兴,在汉水,在于潳山。而南郡之兴,与襄阳盖同。向山取民,向水取利。”
荆州蛮夷可不止荆南有,自南阳以南的荆州诸郡皆有蛮夷生活在郡内。如潳山蛮,东汉时便有反叛过,后续被镇压。三国鼎立时,潳山蛮梅敷曾在魏、吴之间横跳,盘踞于柤中,其部曲有万余家。
两汉时期的荆州地区,可以说是江山辽阔数千里,仅羁縻而治,未能制服夷民。然在四百年的教化下来,夷民中渐渐分化出生夷与熟夷。
故诸葛亮发展荆州重要的方案,便是将熟夷编户齐民,将生夷转化为熟夷!
诸葛亮侃侃而谈,各种治理政策信手拈来。显而易见,诸葛亮上任不到数月,他便已有针对每个郡的发展方案。今在南阳郡疏水灌田,仅是他发展荆州的第一步。后续的襄阳、南郡,乃至荆州诸郡势必都会有大动作。
刘备眼里闪过惊艳之色,他戎马至今,走南闯北,见过太多俊杰了。眼前的诸葛亮能力远超他往日所见俊杰,其才能远超曹操帐下的荀彧,张虞识人能力太强了!
张辽与身侧贾诩交头接耳,低声道:“我本以为诸葛年轻,行事有所疏忽,而不料诸葛胸有韬略,思虑之严整,堪比钟、杜二君。不知其才与二君相比何如?”
贾诩笑道:“能兴荆州者,盖此君也!”
张辽深以为然,语气平和,说道:“扬、沅、湘、涌四水河渠修缮涉及数千里河道,民众调发不下十万,势必受计司审计掣肘,恐尚书台不能决,需上报于陛下。我今此番回京,可为君代呈奏疏。”
见张辽愿意帮自己呈奏疏,省去中间扯皮的流程,诸葛亮作揖拜谢:“亮今夜整理文书,明日报于督帅。”
“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