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影响力 (第3/3页)
军的语气里有些言不由衷。
“那我换个说法,环球对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希望选择一家当地有规模的影视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不知道华谊兄弟有没有想法?”
“有,当然有了~”
挂了电话,王中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突然想起三国演义中吕布常说的一句话来——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
……
相较于国内的狂热,北美的媒体报道显得更为克制,但字里行间的认可之情溢于言表。
《好莱坞报道者》用整版篇幅刊发评论文章,标题《东方力量席卷奥斯卡》格外醒目,文中写道:“范彬彬在《地心引力》中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这部 90分钟的影片几乎由她独挑大梁,从太空舱失重的生理反应到面对死亡的心理挣扎,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在好莱坞一众实力派女演员中,她的表现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感染力。”
《纽约时报》则将焦点放在导演提名上:“张辰与郭凡的同时入围,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双重突破。
张辰用《环太平洋 2》证明了中国商业电影已具备与好莱坞抗衡的工业水准,郭凡则用《地心引力》延续了太空美学的艺术表达。”
“他们让奥斯卡评委看到,中国导演既能驾驭火爆场面的浪漫,也能打磨细腻深刻的太空幻想。”
即便是以挑剔著称的《洛杉矶时报》,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地心引力》的成功,打破了‘亚洲演员只能演刻板角色’的偏见,范彬彬用无懈可击的表演证明,优秀的演员足以跨越文化壁垒。”
虽然偶有质疑声夹杂其中,《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提到“不排除海外发行方的运作痕迹”,但很快就被专业影评人的声音淹没。
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专栏中直言:“那些质疑者显然没有看过《地心引力》。”
“范彬彬的表演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她不是在‘演’瑞安,她就是瑞安本身。”
“在今年所有入围影后的演员中,她的表演维度最为丰富,这样的表现配得上任何荣誉。”
另一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则补充道:“奥斯卡评委向来重视‘独角戏’的表演难度,从《荒岛余生》到《月球》,能撑起整部影片的演员从来都是提名热门,范彬彬的入围合情合理。”
更让全球影迷兴奋的是,这次奥斯卡提名成了《环太平洋 2》与《阿凡达》票房大战的延续。
此前,两部影片在全球票房市场上打得难解难分,票房也一直都在伯仲之间。
如今,两部影片同时入围最佳影片、最佳视觉效果等8项大奖,立刻引发了新一轮的“神仙打架”热议。
北美最大的电影论坛 IMDb上,相关讨论帖的数量在 24小时内突破 50万条。
“《环 2》的机甲对战太震撼了,机甲和怪兽的大乱战堪称影史最佳动作场面!”
“《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才是视觉革命好吗?悬浮山和生物发光的设定太惊艳了!”
“票房上《环 2》领先,奥斯卡会不会给《阿凡达》翻盘?毕竟卡梅隆是奥斯卡的老熟人了。”
“我站《环 2》!不仅特效牛,剧情也更有深度,机甲里的家国情怀太好哭了!”
各大影院趁机推出“双片连映套餐”,观众可以用优惠价格连续观看两部影片,不少影迷特意二刷、三刷,拿着笔记本对比两部影片的特效细节和剧情逻辑。
洛杉矶的一家 IMAX影院甚至举办了“奥斯卡最佳影片预测投票”,结果显示《环 2》以 52%的得票率略高于《阿凡达》的 48%,现场还出现了举着“机甲必胜”“潘多拉无敌”灯牌的粉丝,气氛热烈得像一场演唱会。
在纽约的一家咖啡馆里,几位奥斯卡评委正在低声讨论提名名单。
“《地心引力》必须重点考虑,范彬彬的表演太有冲击力了。”一位白发评委说道,“我看片的时候完全忘了她是个中国演员,只看到一个在绝境中挣扎的人。”
另一位评委点头附和:“《环 2》的工业水准也值得肯定,中国电影能做出这样的特效,超出了我的预期。”
“不过《阿凡达》的创新意义更重大,这会是个艰难的选择。”
而在好莱坞的街头,不少路人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这两部影片。
“我已经看了三遍《环 2》了,机甲变身的场面百看不厌!”
“《阿凡达》让我看到了电影的未来,但《环 2》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力量,真的很难选!”
这场跨越国界的热议,让 201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还未举行,就已经赚足了全球的目光。
而对于张辰和整个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无论最终能否获奖,这一次的提名都已经成为历史性的突破——它证明了中国电影不仅能在本土市场创造奇迹,更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
好戏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