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4章 品《水浒》  华娱:从怪兽电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64章 品《水浒》 (第2/3页)

着解释:“你想啊,108将里多少人是冲着‘招安’去的?宋江整天挂在嘴边的‘替天行道’,到最后还不是为了能让兄弟们‘洗白身份’,混个一官半职?这和现在年轻人挤破头考公,追求稳定编制的心态,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

    众人听了都点头称是,姜超却皱着眉反驳:“你要说替天行道,我倒觉得108将里,真正能称一声‘好汉’的,恐怕只有鲁智深一个人。”

    他这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姜超是圈内出了名的“水浒迷”,当年在《武林外传》里饰演的李大嘴虽然是喜剧角色,但私下里对古典文学颇有研究。

    只见他掰着手指头分析:“先说人气最高的武松,他确实勇猛,但能算好人吗?血溅鸳鸯楼的时候,他杀了张都监一家老小,连丫鬟、仆人都没放过,那可是几十条人命,这里面多少是无辜的?他顶多算得上是‘快意恩仇’,但‘好汉’这两个字,他担不起。”

    顿了顿,他又说起林冲:“再看豹子头林冲,武艺高强,为人也不算坏,但他实在是个软蛋。老婆被高衙内调戏,他忍了;自己被诬陷刺配沧州,他还是忍了;直到风雪山神庙,被逼到走投无路才终于爆发。这种前半生唯唯诺诺、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怎么配得上‘好汉’的称号?”

    “那你说鲁智深算好汉,他就没缺点吗?”有人追问。

    “鲁智深当然有缺点,鲁莽、冲动,但他有一颗真正的慈悲心。”

    姜超语气笃定,“他拳打镇关西是为了救金翠莲父女,大闹野猪林是为了救林冲,哪怕后来落草为寇,也从来没乱杀过一个无辜的人。最后圆寂前那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更是把他的通透和超脱写活了,这样的人才配叫好汉。”

    一旁的宁昊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插了句嘴:“你们都搞错一件事,把‘好汉’和我们常说的‘好汉子’给搞混了。

    你以为那时候的‘好汉’是什么好词吗?在北宋那个年代,‘好汉’根本不是指品行端正的人,而是用来形容那些能镇住场面的‘强人’,说白了就是厉害角色的代名词,和现在我们理解的‘好汉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宁昊的话让包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刘晔接话道:“反正我觉得梁山好汉和‘替天行道’搭不上关系,也不是什么英雄,就是一帮穷凶极恶的罪犯。”

    张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如果是以前的他,肯定会觉得刘晔说得有道理,他以前曾经不止一次和宁昊讨论过,觉得《水浒传》是被过分高估了。

    四大名著他都看过,《红楼梦》的细腻、《三国演义》的权谋、《西游记》的奇幻都让他印象深刻,唯独看《水浒传》的时候,总觉得心里堵得慌,甚至有被恶心到的感觉——明明是一群打家劫舍、草菅人命的强盗,却被包装成了“替天行道”的侠客,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就说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朱仝本来在县衙当差,日子过得安稳,结果被李逵活活劈死了小衙内,走投无路才不得不落草;秦明更是冤,梁山为了逼他入伙,不仅派人冒充他杀了青州城外数百百姓,还烧了他的家,让他背上千古骂名;还有卢俊义,本来是河北有名的富豪,被吴用设计陷害,家产被抄,老婆被人霸占,最后只能上梁山。

    梁山坑这些人的手段,简直黑暗到了骨子里,哪里有半分“替天行道”的影子?

    但是现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张辰却渐渐觉得,《水浒》能成为四大名著,确实有它自己的道理。

    他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其实换个角度看,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就是因为它们把人性讲透了。”

    “《水浒传》是让你知道兄弟义气有多假。

    表面上看梁山兄弟亲如一家,但实际上呢?宋江为了自己的招安大计,牺牲了多少兄弟的性命?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最后还不是被他一杯毒酒赐死?所谓的‘义气’,不过是利益捆绑的遮羞布罢了。”

    “那《红楼梦》呢?”

    “《红楼梦》是让你知道上流社会有多渣。

    荣国府、宁国府表面上钟鸣鼎食、诗书簪缨,内里却藏着多少肮脏龌龊的事?父子反目、兄弟相残、丫鬟被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