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黄陂道绥抚 (第2/3页)
了下来,康大掌门便未做为难打算。
毕竟莫看黄陂道诸家主事都是噤若寒蝉,但重明宗暂也没得只靠一家、便就能将黄陂道州县尽都涤清的本事。
或者言,凭着康大掌门手头本事,或也能付出些微代价、便就捡得几个州府回来,但他却并不打算如此行事。
毕竟秦国公府现下威风正盛,公府诸公尽都被这热乎的功劳激得磨刀霍霍。便算康大宝想要攻城略地,却也得选个合适时候。
匡琉亭的脾性他是摸透了的,说起来这宗室贵胄却也可怜,便是他晓得你是大奸大恶,但兹要你在他着眼处摆出来纯臣表现,那也会对你颇多优容。
是以康大掌门倒是老实十分,除去早早被占下的霍、宪二州之外,便就只又从正在宣威城过活的陈江康氏余众中遴选一部安回司州,归了故土、重立宗庙。
这些康家修士到底名义上都是重明宗康大掌门近支族人,便算康襄宜这唯一的假丹丹主都未回转,却也能在周遭一众知趣的宗门家族之间稳控一州。
不过康大掌门这些日子虽未拓土、但礼自是要收的。
黄陂道仅剩的一十二家金丹门户算得其中一部。
不过云、红、千三家本来就擅长刮骨吸髓、这些金丹门户从前便难称殷实,又经一大战过后,这呈来的表示自然寒酸。
好在康大宝性子向来宽厚,倒也未怎么嫌弃,只是颔首收了,再暗示早已了然于心的叶正文送客时候敲打一声下不为例,此番便算了结,无非待得人家元气恢复过后多收一些便好。
如果届时这些可怜人家,还没有被匡琉亭下令以儆效尤的话。
除却黄陂道众家之外,还有给重明宗赠礼的门户,便就是自家两名当家真人一死一叛后、在古玄道艰难维持的悦见山了。
不过他家现下不单要面临从前被悦见山欺压的各家合纵连横、勾连动作,还有面对诸多外道元婴真人的觊觎。
康大宝的重明宗虽有些势力,但莫说能做靠山,实则便连与还有十余金丹顶门户的悦见山都难比得。
是以由龙子这番遣使送礼不过是为了与邻交好,倒无更多深意。
收了礼还得找个合适时候还礼回去,这却是件令得康大掌门殊为不爽的事情。
但依着他所得消息,悦见山那由龙子却有些眼色,再摘星楼受了招安的当日便就奔赴公府于匡琉亭面前表了忠心。
那场景康大掌门虽未见得,不过只听得旁人谈起当时由龙子所言所行,便连得了“邝尽忠”之名的邝家主看过都叹了声自愧弗如。
便就当能晓得这出自元婴大宗的清白上修如若舍得放下身段,那胁肩谄笑的丑态该是如何令人作呕。
不过他康大宝可无笑话别人的资格,不然便就是乌鸦站在猪身上。
且他也不以为匡琉亭会只因为由龙子流出来的几分谀色,便就会放下了要重掌古玄道的念想。
需晓得,古玄虽小,却是个通衢之地,且论及富庶亦也不输山南。好容易盼得没了元婴坐镇,匡家人如不动心思,才是怪事。
只是到底虎泉真人是死在了附逆太一观的云孚真人手头,匡家人如要谋划古玄道、不想与其余诸家分食,却也要将吃相收敛一二、好生思量。
由龙子到底有无有能够保全道统的本事?康大掌门不觉乐观,要晓得,这悦见山从前可是与太一观争过位次。
可不像他康大宝出身干净、便算重明宗出得元婴来,匡家宗室或也未必担心、反还乐见其成。
此时正在堂中会客的康大掌门将这念头压了下去,身前案几上头又置了一封明黄帛书。
这帛书才从凤鸣州转来,上头是卫帝提笔亲书的几行篆字,字里行间都是些溢美之词,却也能见得卫帝是真有些礼贤下士之风。
或也可以说,还能从中见得大卫仙朝便是在收复西南过后,于卫帝这些纵览全局的人物看来,实际处境仿似也未转好许多。
近来已常在匡琉亭身侧伺候的小宦者苏尘,此时放在公府外头却也已经算不得一个小人物了。
他被秦国公专门遣来走这一遭,自不会只带封不中看又不中用的帛书过来。
苏尘甫一落座下来,便觉康大掌门是一如既往的亲切十分。除了后者亲自来做接待之外,叶正文、袁晋、蒋青三位七代长老亦也悉数在列。
诸如兽苑长老段安乐等一众身兼要害职司的八代弟子,也是特意放下手头的要害差遣,过来拜见。
苏尘见满座长老皆在,倒也不怯场,只略欠身道:“侯爷与诸位长老不必多礼,苏尘此番前来,除了陛下的帛书,还有秦国公的口谕与些许薄赏,都是为了重明宗在西南一役的功劳。”
说罢,他从随身的锦盒里取出一卷素色玉简,躬身递向康大宝:“这是名录清单,还请侯爷过目。”
康大宝接过一观,名为清单,实则实物不多,除却得赐太渊都外一处洞府之外,便就只又在他名爵后头加了一“黄陂道绥抚”的差遣。
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