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亲善会 (第2/3页)
怎么会把皇帝接到奉天来呢,你说是不是?”
“嗯?”
孟铎没听清,注意力全都放在讲台上,眼见着就快轮到秦怀猛发言了,立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说:“你先等会儿,等散会了我再跟你聊。”
紧接着,就见台上的司仪介绍起了秦怀猛。
众人的目光也随之投向了讲台角落。
秦怀猛三十多岁,含蓄内敛,仪表堂堂,身穿黑色长衫,坐在那频频点头,说起话来也是相当低调且慎重。
“承蒙石原先生的介绍,我本人学识有限,说不出什么道理,也不懂什么主义,我只知道,二十年前,如果不是东洋友邦出手相救,我脚下的这块土地,现在应该在俄国人手里。在满洲三省,但凡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毛子对咱们有多狠。庚子俄难,西方列强没一个来帮我们,只有东洋人出手相助,到底是同文同种,所以我信东洋人,感谢东洋人,只有早日实现东亚共荣,才能抵御外辱,免得让东三省再受沙俄蹂躏!”
相比于刚才那位庞先生,秦怀猛的话,似乎才说进了东洋人的心缝儿里。
会场内顿时掌声雷动。
秦怀猛接着说:“我只是个商人,不懂怎么共荣,但我觉得共荣的前提是互相信任、互相交融,先从商业文化做起,促进两国交流。为此,我决定以身作则,亲自带头说服奉天商户,争取早日实现商业互通。目前,我已经帮忙联络了不少商绅,大家一致决定,将八卦街和雪街周边十七家商号铺面,转租给东洋友商,共同促进奉天商业繁荣。”
此话一出,讲台上的财阀代表立马鼓掌庆贺。
东洋人觊觎奉天的土地租赁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虽说按照《民四条约》的规定,东洋侨民理应在南满地区享有杂居权和商租权,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受限于奉张集团的重重阻碍,总是无法完全兑现,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东洋侨民大多还是只能在南铁附属地居住。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
老张为了平定郭乱,跟东洋人签下密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落实《民四条约》中的杂居权和商租权。
这种时候,秦怀猛伙同其他商绅,准备将十七家铺面转让出去,对东洋人而言,那真是正想打瞌睡,就有人给递枕头,巧得不能再巧,好得不能再好了。
闻听此言,就连孟铎都觉得有点意外:“咋这么多?”
侯传言在旁边应道:“这有啥奇怪的,之前关厢大乱,就数租界这边最安全,那些有钱人想要来租界避难,能不付出点条件么?而且,现在大家也都看不明白了,奉天不姓张,真到要命的时候,还是得东洋人说了算。”
“那也太多了!”
孟铎皱了皱眉,突然想到江家在雪街和八卦街也有生意地产,不禁喃喃自语道:“真要把十七家铺面都转给东洋人,那剩下的商号,还不得让东洋人给挤兑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侯传言笑着说,“老同学,这就是生意场呀!”
“我知道,不过……”
“不过什么?”
“没什么,”孟铎摆了摆手,不肯轻易提起江家,“我就是没想到,这位秦老板竟然这么有实力,不应该呀,我还在商埠局当差呢,怎么也从来没听说过他呢?”
“嗐!这就叫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侯传言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笑道,“老同学,念书那阵儿,我不如你,但你毕业了就去公署当差,没做过买卖,不懂得变通,你可知道,闷声才能发大财呐!”
“他能发财,我不奇怪,我怪的是他为啥这么有号召力。”
“这你就得问那位庞先生了,他们这帮遗老遗少,现在没落了,手里就剩几个糟钱儿,整天巴结东洋人盼着复国,平时不动声色,只要有人带头,那就立马跟着响应。据我所知,这十七家铺面里头,有一半都是他们的产业。”
孟铎恍然大悟,忽又觉得有点好奇,便问:“传言,你好像还挺了解那位秦老板的,你跟他很熟?”
“还行吧!”侯传言没把话说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