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961章 太子哥哥果然有眼光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961章 太子哥哥果然有眼光 (第2/3页)

 然后忽然低头,吧唧亲了一下他胖乎乎的脸颊,那脸颊像刚出笼的馒头般柔软。然后迅速往里跑,绣鞋踏在青石板上发出轻快的声响。

    “表姐,男女授受不亲,你死定了!改日我告诉太子哥哥去。”他身子灵活一点,小胖腿一迈,迅速追了上去,腰间的玉佩随着跑动叮当作响。

    后面又是哄堂大笑,笑声在郡守府门前回荡,惊得过往的百姓都望上张望。

    天光微熹时,肇庆郡的青石板街还沁着晨露的湿意,迎亲的唢呐声已穿过薄雾悠悠传来。三郎身着绛红喜服骑在枣红骏马上,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笑意。

    他身后八人合抬的喜轿比寻常规格宽大许多,红绸轿身上金线绣的并蒂莲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却不见半分奢靡装饰。

    队伍刚从客栈转出,街面便如同煮开的锅灶般热闹起来。挎着菜篮子准备摘菜的妇人踮脚张望,茶楼二层支摘窗接连推开,卫嬷嬷带着几个丫鬟婆子探身洒下裹着红纸的花生桂圆。

    几个总角小儿举着抢到的糖瓜从人缝里钻出来,脆生生喊道:“给景大人家道喜!”

    “这可使不得,宁这一塞,我回去可是要受到责罚的!”抬轿的护卫笑着侧身避开百姓递来的小小红封,轿子里一身喜服的凌筱却接到几个街坊递来的柿子。

    卖炊饼的老汉忙用油纸包了几个芝麻饼塞给送嫁的明珠几个:“景大人连修堤都自掏腰包,这喜饼定要收下!”

    人群簇拥着队伍缓缓移动,如同温暖的潮水漫过青石巷。银铺掌柜边擦柜台边对账房先生感慨:“上一届的太守公子娶亲,衙役开道不下百人,哪像今日这般自在?”

    说话间,布庄伙计已扛出两匹红绸系在竹竿上,霎时整条街漾开流动的霞光。

    “听说这侄子像他叔,也是个实诚人。”挎着竹篮的老妪抓把红枣抛向喜轿,“看这身板子,做事肯定亲力亲为。就像前阵子景大人河堤上扛沙袋,浑身上下都是泥。”

    药铺先生捻须接话:“府衙采买总是先付三倍订金,价钱愣是照着市价一分不少给。”他话音未落,几个书生在茶棚下齐声诵起《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