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62章 重回十八坳 (第2/3页)
。
十八坳相较于几年之前,林木更加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绿意如同泼墨般浓重。
原先那些参天古木的枝桠愈发苍劲,新生的胶树幼苗已蹿到一丈高低,细嫩的叶片在春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喜悦。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冠,在林间洒下斑驳跳跃的光影,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树脂特有的清洌气息。
原本那些由于土地贫瘠,即使用了空间的种子,产量仍不算太高的畲地,现在几乎全种了胶树。
这些曾经只能勉强长出些矮小作物的坡地,如今被整齐划一的胶树林覆盖,嫩绿的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给山野披上了一层崭新的绿绸。
“看见了吗?半山腰上隐约可见的那片简易的工棚,就是上次太子来督建的树胶收集和粗制工坊。”靠近十八坳那几个庄子的时候,景春熙也下车骑马,景长宁才得以认真一一介绍。
他抬手指向半山腰,只见层层翠色掩映间,灰瓦木墙的工棚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宛若一串明珠缀在青翠的山间。
“那两个庄子的中间,高高耸起的那片工坊,才是煮胶和浇筑树胶制品的地方。”看见那边袅袅升起的炊烟,景长宁与有荣焉地笑了。
他的目光追随着那缕缕青烟,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神情,仿佛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
“如今,南疆的几个小国树胶制品几乎全部仰仗我们岭南这些工坊出品,起码占了他们所用的七八成之多。按照皇上和太子的意思,这三年买卖所得全部置换成耐储存的粗粮。”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手指轻轻摩挲着缰绳,目光望向远处忙碌的工坊,仿佛能看到一车车树胶制品正运往南疆各国的盛况。
最后勒紧缰绳,转身对景春熙说,“太子的意思,前几年熙儿太过辛苦,如今救灾赈灾之事有他,让熙儿无需太过劳心劳力,经此一次后,非得他同意,务必不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