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8章 小林递刀,方言三问(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08章 小林递刀,方言三问(二合一章) (第2/3页)

证金我们来出,若贵方仍不放心……东京港即将投产的GMP工厂,愿抵押作给你们履约担保!”

    说完他昂起头来,底气十足的说道:

    “渠道用新网络破局,政策借立法固化,资金以资产托底。”

    “王教授还认为,小林制药背不动这风险吗?”

    就在这时,小林身旁那位汉方药理研究室的田中博士轻咳一声,面带得体微笑,适时地接过话茬,似乎在为王玉川的担忧提供一个注脚:

    “王教授、赵院长、方先生,以及诸位,容我补充一点现实情况。”他的语气带着学者特有的客观口吻:

    “津村制药近期的战略重心,确实正如小林先生所言,已发生显著偏移。由于国际市场……尤其是贵方在欧美市场的卓越表现……”

    说道这里田中顿了顿,然后意味深长的看向方言。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使得津村被迫将大量资源和注意力转向海外防御和开拓。这导致其对本土市场的关注度和资源投入程度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

    “您们或许知道,”田中继续说道,“就在不久前,我国与伊朗签署了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速铁路的合作协议。”

    “这是新干线技术首次向海外输出,津村对此寄予厚望,将其视为开拓中东乃至全球新兴市场的重大机遇。他们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商务拓展团队,包括核心的汉方药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正紧密跟随铁路项目团队活动于伊朗及周边地区,力求将汉方药与基建项目捆绑输出,抢占先机。”

    “因此,客观地说,此刻正是津村在本土市场上防御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兼顾内部变局的窗口期。小林社长提出的合作计划,正是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时间节点。”

    “津村的精英骨干以及部分原本用于压制国内竞争的资源和精力,目前正深陷于德黑兰的那个巨大而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之中。”

    “对于像小林制药这样志在革新本土市场格局的企业而言,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吗?”

    众人听到后也想起了前不久的新闻。(见第1087章)。

    田中的话,巧妙地印证了小林的时机论,将津村的精力分散、力量被牵制于伊朗的事实摆了出来,暗示此刻确是趁虚而入、撬动本土壁垒的好时机。

    王玉川这会儿也有些迟疑了。

    他看向方言,这里面如果自己是最懂日本的人,那么方言肯定是第二个,并且这小子的脑子是最快的。

    方言看到王玉川教授的眼神,微微皱眉。

    田中描绘的“窗口期”和“虚弱期”,以及小林此前的承诺,虽然很吸引人,到那时并未完全打消他的疑虑。

    方言这会儿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性问题。

    小林一雅这会儿也在观察王玉川和方言,现场已经传达出信息了,这方面的事儿还得这两个人的态度。

    大家夹菜的间隙,方言思索片刻后,也轻轻放下了筷子,直视小林一雅,他没有纠缠于津村在伊朗的具体行动,而是单刀直入,提出了问题。

    “我有三个问题,希望小林社长解惑。”

    “小林社长提到贵社的最大个人股东,正是倡导医药品流通革新’的政调会长。这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背书。但是……口说无凭。”

    “尤其在商业合作中。如何向我们实质性地证明这位政调会长确系贵社最大个人股东,并且其政策主张能持续有效地转化为对具体项目的支持力?”

    “这需要更可靠的证明材料,而非口头宣称。”

    “您提到了《医药品公平竞争规约》修订草案下月国会表决,其中的禁止渠道捆绑条款若能通过,将重创津村。这听起来非常美好。”

    “但是,关键在于这个‘如果’。草案目前只是草案,并未成为法律。”

    “日本国会的审议过程和最终的投票结果都存在变数。万一,这个关键的条款最终未获通过,或者被大幅修改弱化了呢?”

    “那我们依据其‘即将通过’而制定的合作计划,其根基何在?对抗津村渠道霸权的核心武器不就失效了?我们又如何应对计划落空后津村的反扑?”

    “最后,小林社长提出以即将投产的东京港GMP工厂作抵押担保,这份魄力令人印象深刻。”

    方言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审视:

    “我还有几个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一,这座工厂目前是否已经具备被有效抵押的法律条件?其价值评估由谁来做?是否符合我方预期?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万一合作失败或因故中断,我们中方如何有效行使远在日本的抵押权?实际执行的成本和可行性有多高?其三,”方言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贵方急于在此刻提出合作,甚至不惜给出如此重的抵押承诺,是否正是看准了津村分身乏术于伊朗项目这个所谓‘窗口期’?说白了,你们想迅速利用中方作为破冰的硬拳头,去打你们在国内暂时啃不动的津村堡垒,抢占其因资源外流而可能出现的市场空缺?这个战略意图,似乎过于急切了?”

    方言最后一连串的问题,特别是点出小林可能是在借刀杀人、利用中方当枪使,把这场合作潜在的地缘政治博弈、商业风险和被利用的可能性,淋漓尽致地剖析出来。

    空气瞬间再次紧绷。

    小林一雅脸上的温和笑容第一次显得有些凝固。

    田中博士等人也面露凝重。

    王玉川教授则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对方言抓住核心风险点的敏锐表示赞同。

    赵锡武的目光在方言和小林之间来回扫视,等着看小林如何化解这近乎摊牌式的逼问。

    饭桌上的气氛,再次从用餐的和谐,滑入了一种紧张而微妙的僵持与博弈状态。

    过了一会儿,小林一雅脸上的温和笑容变成了更为沉稳的姿态。

    他放下筷子,双手交迭置于桌面,目光沉稳地扫过中方代表:

    “方先生的顾虑合情合理,关于最大股东身份的证明……这个暂时我还不能给,他确实是有人代持,不过在场的人都可以作证。”

    “至于国会表决,我也不否认确有变数,但执政联盟已在众议院掌握245席。草案核心条款由自民党干事长亲自推动,医药委员会七名审议员中五人属革新派系。”

    “至于工厂抵押——东京港工厂已取得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