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2章 还记得吉林的陆厅长吗?药材基地多多益善!(月票加更)  重生1977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32章 还记得吉林的陆厅长吗?药材基地多多益善!(月票加更) (第1/3页)

    王松见方言眉头微蹙,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

    “方主任您别多想!这老周跟赫连璋那小子可不一样!”

    他扒着公文包拉链,有些紧张的说道:

    “老周在所里干了三十年,最是严谨不过。当年赫连璋刚进所里,老周就跟我提过,说这孩子太急功近利,让多敲打。结果赫连璋后来评上职称,就不怎么听他的了……”

    “您是不知道,”王松凑近了些,语气里带着点恳切,“老周自己写的《东北道地药材炮制考》,光手稿就攒了三大箱子,里面好多关于配伍的心得,跟您这儿的课题正对路。他早就说过,想找个能正经做研究的地方,不掺和那些职称评比的糟心事。”

    他见方言没说话,又赶紧补了句:

    “我给老周打包票了,到您这儿绝对听安排!他要是敢摆老资格,您直接给我发电报,我连夜从沈阳赶过来拎他回去!再说了……”王松搓了搓手,“我听说他小儿子明年考大学,一心想考首都中医药大学,他到这里哪能不听您的?”

    这话倒是实在,方言眉头渐渐舒展。

    王松见状,赶紧笑着说道:

    “方主任,我们单位绝对配合工作,这点您放心!”

    方言笑了笑,说道:

    “王所长觉悟确实高。”

    其实方言感觉这王松绝对是准备了两套说辞,自己如果好说话,拿他没办法,他人肯定就不给了,或者是拖着时间给自己塞个无关紧要的人过来。

    只不过自己表示要给上头通气的时候,他的态度一下就来了个转弯。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试探。

    但凡刚才方言表现的稍微好说话一些,王松就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方言就纳闷了,非要这么玩吗?

    不过转念一想,他好像也能理解了,人才难得啊,更别说是顶尖人才了,随便一个都是培养好久的,就算是没怎么培养,比如像是赫连璋这种人,待在所里也有他的作用,总归是会出点成绩的。

    人被调走后,那成绩就没了。

    就像是方言这里被调了个贺普仁一样,好多事情都要做调整。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方言他们这里研究所要扩张,就需要调人过来,不能因为别人不想给他们就不要,就像是1955年那会儿,好多人都不想到京城来,结果还不是一份文件,直接把一大群全国各地的医生都调进来了。

    就像是玉川教授,方药中,王伯岳,程老他们一样,都是那会儿被调进来的。

    为了中医的发展,这些都是必须的过程。

    全国各地的人都需要。

    不光是一个地方的人,所有人都要。

    这时候走在前面的人李建国回过头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我们那边的人快到了,也就和我前后脚,三个人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坐火车过来。”

    方言一怔,李建国是长春中医药研究所的人,这次直接配三个人过来,支持程度挺高啊!

    “陆厅长打过招呼了,说是咱们要全力支持方主任的工作,我们那边的药材基地后面是这边研究院的对口单位。”

    陆厅长?

    方言听到“陆厅长”三个字,脚步下意识顿了半拍,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在西苑医院食堂里,捧着酱牛肉非要往他碗里塞的红脸膛男人。(见1064章)

    “是吉林来的那位陆同志?”他看向李建国,眼里带着点确认的探究。

    李建国点头笑道:

    “正是!陆厅长前阵子带侄女来京城看病,这几天回去就给我们省卫生厅发了文件,说方主任您这儿的研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让我们要人给人,要药材给药材’。”

    这话让方言恍然,难怪刚才李建国笑的那么谄媚,更是直接说派了三个人过来,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